我们每餐用的饭碗和碟子,表面有一层光滑的玻璃质,叫做釉。在釉中加进各种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烧熔后就会显出不同的色彩,称为釉彩。制作一件瓷器,先得用瓷土制成坯,放进窑中煅烧,制成素烧瓷。素烧瓷有很多极小的小孔,是会渗水的。在素烧瓷上,涂上一层釉料,釉料烧熔后覆在素烧瓷上,就成了雪白光洁的瓷器。如果在雪白的釉上,用釉彩绘上花卉、人物等图案,经煅烧熔化,一个有美丽图画的瓷器就诞生了。釉彩是几千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智慧...
科学家为了应付化学武器叫各样的毒剂,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的毒剂在高温下是液体或固体,也就是说,它们的沸点较高。人所需的氧气,则沸点很低(-183'C)。物质的沸点低表明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弱,反之分子间吸引力强。针对化学毒剂与氧气的这一区别,化学家选择活性炭作为针对大多数毒剂的防毒剂。把木材或核桃壳等含碳物质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热制成木炭,再把木炭放在水蒸气里加强热,除去其孔隙表面附着的油质...
出土文物中,有一些已在地下足足埋藏了几千年的青铜宝剑,剑身毫无锈迹而且仍然光彩夺目、锋利无比,见者无不啧啧称奇。青铜,也就是铜锡合金。锡是一种抗锈能力很强的金属,因此,青铜的抗蚀防锈本领自然要比铁器大得多。不过更主要的还在于,古代青铜宝剑的表面都被作过特殊的处理。如湖北江陵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剑身上的黑色菱形格子花纹及黑色剑格,是经过硫化处理的;陕西临潼发现的秦朝古剑,其表面处理则采用更为先进的铬盐氧化法。...
考古工作者对碳-14的别称是“碳钟”,这是因为碳-14的半衰期是5730年,即经过5730年,碳-14的含量才减少一半。如此长的半衰期,碳-14足以担当历史钟表的重任。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碳-14和其他碳原子一起,进入了植物体内跟氧原子结合成二氧化碳分子。一旦植物死亡后,它的光合作用也停止了,碳-14不再进入它的体内,而已留在植物体内的碳-14因放射性衰变,含量会逐渐减少。不过这个过程是极其缓慢的,...
焰火的底部装着黑色火药,它发生燃烧、爆炸时就把焰火送上了云端,再在空中引燃顶端的圆球,焰火就在夜空中像天女散花般地开花了。焰火能有各种各样的颜色,主要是焰火圆球里面装有发光剂与发色剂。发光剂是铝粉或者镁粉,它们猛烈燃烧时,射出自炽的光芒。发色剂是整个焰火中的主角,焰火那缤纷的色彩,全倚仗发色剂。发色剂其实就是些普普通通的金属盐类,因为许多金属盐类在高温下能够发射出各种彩色芒。例如,硝酸钠与碳酸氢会发出黄光,硝酸锶会发出红色,硝酸钡发出绿色,硝酸铜、硫酸铜发出蓝光等等。为使焰火爆破,发光剂...
在我国古代,“算”指一种竹制的计算器具,“算术”是指操作这种计算器具的技术,也泛指当时一切与计算有关的数学知识。算术一词正式出现于《九章算术》中。在隋唐时代,国家成立了培养天文家和数学家的专门机构一算学,它相当于现在大学里的数学系,教学用书有《孙子算法》、《五曹算经》、《九章算术》等算术书。从19世纪起,西方的一些数学学科,包括代数、三角、解析几何、微积分、概率论等相继传入我国,西方传教士多使用“数学”,中国...
如果仔细观察过蜂房,你一定会发现:蜂房是由许许多多大小相同的窝组成。从正面看,它们是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六角形,从侧面看,它们是紧密地排列在一起的正六棱柱,而每个正六棱柱的底则是由三个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的尖底。圆筒形的物体,当它截面的前后左右受压时,截面就会变成六角形。所以,从力学角度看,六角形是最稳定的。并且多个正六边形紧密排列在一起,中间可以不留空隙。蜂窝的底是菱形组成的尖底。每个菱形的钝角都是109度28分,锐角...
在平面几何中,有这样一条著名的定理: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C平方等于A平方加上B平方。西方人认为这定理是毕达哥拉斯在公元前500年发现的,所以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其实在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上,记载了公元前六七世纪荣方和陈子有关这条定理的一段对话,陈子说若求邪(斜)……勾股各自乘,并而开方除之。这段话用公式表示即为:C等于根号下A平方加上B平方或C平方等于A平方加...
为什么汽油、酒精能烧个精光,而木材、煤块燃烧后却留有灰烬?原来酒精是纯粹的有机物,汽油则是由几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有机物及碳氢化合物都是极易燃烧的,燃烧后完全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所以能烧得一点不留。木材和煤块的组成要复杂得多。木材中除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树脂等有机化合物能够烧掉之外,它所吸收的矿物质是不能燃烧的,它们将成为灰烬残留下来。煤是由古代的树木埋在地下而生成的,煤的成分除了碳和一些复杂的有机物以外,也有一些矿物质和不少硅酸盐,因此煤块烧剩的灰烬要比木材还多。&...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基础上,经过长期研究化学元素间的规律,于1869年终于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门捷列夫的周期表很接近我们今天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当某一元素的性质使他不能按原子量排列时,门氏就大胆地把它的位调换一下。他这样做的根据是:元素的性质比元素的原子量更为重要。后来终于证明,他这样做是正确的。最重要的一点,在排列不致违背既定的原则时,门捷列夫就在周期表中留出空位,并以一种似乎是非常大...
在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伦琴(1845~1923)抓住偶然的机会,发现了一种神秘的射线,他称其为X 射线。运用X射线,医生可以透视人体的内脏和骨骼,从而及时正确地发现病因,拯救人们的生命。在研究阴极度射线的过程中,伦琴意外地发现黑色厚纸包裹的阴极度射线管会使1米以外的涂有亚铂氰化钡的荧光屏发出荧光,他以敏锐的洞察力注意到这一现象,继续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经过6个星期废寝忘食的反复实验、分析、研究后,伦琴...
那时候,人们就知道牛奶等食物用银碗盛放,可以保存较长时间而不变质。这是因为银会"溶解"于水,食物由银碗盛放时,其中的水会使极微量的银变成银离子。银离子有相当强的杀菌能力,每升水中只要有一千亿分之二银离子,就可以杀死其中的全部细菌。银离子的杀菌功能,还用在消毒和外科救护方面。古埃及人早已知道,银片覆盖对伤口有治疗作用。后来又出现了用来包扎伤口的“银纱布”,用它治疗皮肤创伤和溃疡,效果很好。现代医学中,用1%的硝酸银溶液滴入新生儿的眼睛里,能够防治新生儿眼病。驰名中外的中医针灸,使用的也是小...
阳光是一种能量,能够促使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然而,在有些地方,光造成的化学变化是人们并不需要的。比如,人们在照相时需要阳光,在保存胶卷时却讨厌阳光。同样,在实验室里,有些化学药品受到光照会发生分解或变质,给长期保存带来麻烦,因此只能把这些化学药品放在棕色、绿色或者深蓝色的瓶子中,才能减弱或者遮掉阳光,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 ...
放大镜可以把东西放大,可是,有一件东西它却无论如何也放大不了,这就是几何里面所讲到的角。这是为什么呢?一个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角度的大小就由这两条射线的位置,即张开的程度所决定。角经放大镜放大以后,这两条射线的粗细和长短被放大了,但张开的程度不会改变,角度仍旧不变。所以,放大镜只能把东西的各部分成比例地放大,而形状不变。在数学上,成比例地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被称为是相似形,相似形的对应边成比例,而对应...
最初人们制造玻璃镜时,是先往玻璃上紧紧地贴一张锡箔,然后倒上水银,因为水银能够溶解锡,变成一种黏稠的银白色液体一锡汞齐。锡贡齐紧紧地粘在玻璃上,就成为一面镜子。做这种镜子太费事,而且镜面也不算太亮。现在使用的玻璃镜,是在玻璃面上镀了一层极薄的银层,这层银是利用一个特殊而有趣的化学反应一银镜反应镀上去的。早在三百多年前,人们就用银镜反应来制作镜子了。近来,还出现了另一种新型的玻璃 ——“铝镜”,它是在玻璃...
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公元前330~前275年)生于雅典,希腊古典数学及各种科学文化的教育对他影响极大. 30岁时他就已经成为著名的学者。古希腊的数学历史悠久,曾经出现过一些几何学著作,但这些著作只讨论某一方面的问题,内容也不够系统。欧几里德汇集前人成果,先提出定义、公理、公式,然后由简到繁,确定了平面图形、主体图形、整数、分数和比例的定理和公式,终于编写成功《几何原本》这本数学巨著。此书具...
鞭炮又名爆竹,逢年过节或喜庆日子里燃放鞭炮,可以增添喜庆的气氛。剥开一个小鞭炮,我们可以看到最外头是一层红纸,那是装饰用的,里面是一层厚厚的草纸,在最里面的黑色粉末,就是黑色火药,它的主要成分是木炭、硫磺与硝酸钾。用火柴点燃鞭炮的药线以后,药线把里面的黑色火药烧着了,瞬间,鞭炮里发生了一个剧烈的化学反应木炭、硫磺与硝酸钾作用,放出大量的热,还生成大量的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气体的体积急剧膨胀,可增至原来鞭炮的1000多倍。当外面那层紧裹着的草纸层被撑破时,"啪"的一声鞭炮炸响了。...
如果把车轮做成圆形,车轴安在圆心上。当车轮在地面滚动的时候,车轴与地面的距离,总是等于车轮半径。因此,坐在车上的人,都将平衡地被车子拉着走。车轮做成圆的,也还有别的原因,例如,当一样东西在地上滚动的时候,要比在地面上拖着走省力得多,这是因为滚动磨擦力比滑动摩擦阻力小的缘故。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如果我们希望转动不均匀,我们就要用非圆形轮了。在自动化生产中,常常用到一种叫做凸轮的零件,它轮周上各点到轴心...
德国物理学家伦琴于1895年发现了X射线,1896年,法国科学家柏克勒尔发现了含铀物质的自发放射。居里夫妇决心探索这其中的秘密,他们选择铀射线为科研项目,以发现铀沥青矿里所含有的强烈放射性的新元素。他们首先发现了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为了纪念祖国波兰,居里夫人把它命名为钋,之后了们又发现了放射性更强的镭,并决心把镭提炼出来。由于买不起含镭的铀矿石,他们只好利用廉价的铀沥青残渣,借一间不蔽风雨的厂棚作实验室。冒着酷暑严...
火柴全身都是容易着火的东西:火柴头的主要成分是三硫化二锑和氯酸钾,火柴杆是用木质松软的白杨木或者松木制成,它的前端还用石蜡和松香充分浸透,火柴盒的一侧, 则涂着红磷和玻璃粉。拿火柴在火柴盒边上摩擦的时候,火柴头就沾上了一些红磷,红磷一经摩擦受热就着火了。红磷燃烧使火柴头上的氯酸钾放出氧气,它们很快引燃了三硫化二锑,于是,火柴就"嗤"的一声,爆出火苗儿来。这种火柴称为安全火柴,火柴棒不去火柴盒边摩擦,是不会着火的。早期人们用三硫化四磷来做火柴的发火药,只要在墙上、鞋底,甚至衣服上一擦,火柴...
早在1698年,实用的蒸汽机经英国技师塞维莱发明和铁匠纽可门改进后,被许多企业相继采用。但这种蒸汽机耗煤多,效率低,只能做往复直线运动,不能作旋转运动。作为一名技师,瓦特在修理蒸汽机时,精心研究了它在工作原理上存在的缺陷,发现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绝大部分蒸汽没有被利用。据此他发明了和气缸分离的冷凝器,能将高温蒸汽从气缸中导出并冷却,因而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效率。后来他又先后完成了与蒸汽机结构配套的一系列重大发明,由此...
干冰不是冰,因为它不是由水凝结成的,而是由无色的气体——二氧化碳凝结而成的。如果把二氧化碳装在一个钢筒里,在加上一定的压力的同时,把温度降低,那它就变成白色的固体,宛如冬天的雪花。这就是干冰。干冰的温度在-78.5'C以下,所以千万不能直接用手去拿,否则手会被它冻伤。常温下,干冰很快就会销声匿迹,变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消失于空气之中。它在吸收热量后就直接转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升华。干冰急剧升华的时候,会使用围的空气温...
最早发现杠杆原理的人是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前岳队212年)。杠杆原理是设计制造一切机械的基础。为了让一位国王了解杠杆的意义,阿基米德自信地对国王说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这样的支点和杠杆当然找不到,但理论上如果有的话,阿基米德是能撬动地球的。后来阿基米德利用杠杆原理,帮助国王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这位国王造了一般大船,但由于船太大,无论如何也没法让它下水。阿基米德设计制造了一套杠杆滑轮系统,使...
玻璃在日常生活中很重要,它是用什么制造出来的呢?现在我们用来造玻璃的原料主要是砂岩、石灰石和长石。其中砂岩是最主要的成分,它的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是石头在自然界经过长期的冲积和风化而形成的。科学家们经过很多次实验,反复添加一些别的材料,其中纯碱不但能降低砂岩的熔点,而且能降低玻璃的黏度,使得玻璃在窑炉内像油一样流动,然后工人用这黏稠的液态玻璃造出各种玻璃制品。现在玻璃家族有:平板、钢化、夹层、磨光、弯型、光学、有色...
爱因斯坦(1879~1955)美籍德国犹太人,他创立了相对论,并为核能开发奠了理论基础,因此,他被公认为是自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之一。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乌耳姆市,自幼就对各种自然现象特别感兴趣,叶片形状、花瓣组织、蚂蚁爬行、星星闪光等常常吸引他的注意,甚至让他入迷。5岁时,父亲买了一只罗盘给他,他转动着小针或盘底,发现不管怎样转动,那根小针总是一头指着南边。爱因斯坦十分惊讶,虽然他对父亲和叔叔的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