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9年,意大利人克里斯托弗利把古钢琴和羽管键琴加以改良,采用一种新型的带小槌的键盘机械,以控制乐器的音量和音色,演奏效果显著提高,这就是最早的钢琴。钢琴总共有85或88个键,白键为C大调自然音阶,黑键是其变化音,也可能是其他调的自然音。钢琴音域宽广,音量宏大,音色变化丰富,演奏技巧复杂,表现力极强,可演奏各种不同风格、不同艺术要求的乐曲,所以被人们称为“乐器之王”。 ...
如果油锅着了火,可不能往着了火的油上浇水!由于油比水轻,水立刻沉到油层下面,使油层往上浮,既不能隔绝空气,又不能降温,所以扑不灭火,反而容易使油冒出油锅,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火会越烧越旺。扑灭油锅火的方法是:立刻盖上锅盖,隔绝空气! ...
火灾时,大量一氧化碳有毒气体和空气都集中在房屋的上部,距地面越高的地方温度越高,而且浓浓的烟雾会挡住视线,令人晕头转向。由于烟和热气的上升,离地极近的地方,空气反而比较清洁,温度也比较低,人呼吸起来就比较容易。所以,逃离火场时,最好采用爬行的姿势。 ...
浸湿沾了油污的衣服,擦上肥皂,轻轻揉搓,肥皂分子中的亲油分子会同油污结合,使油污溶解在水中。再经清水漂洗,衣服上的油污就没了。 ...
肥皂溶解在水中,它的分子还是紧紧地拉着。当空气吹进去之后,肥皂水会形成一层较为结实的膜。随着吹进空气量的多少,就能变成大小不同的泡泡。 ...
下雨时,天空中有的云是带电的,两块带电的云靠近时,会发生强烈的放电现象,这就是闪电和打雷,雷电可能会击毁物体。高大的楼房离云层较近,容易遭到雷击,所以要安装避雷针。避雷针是一根尖形的金属棒,可以将闪电安全地引入地面以下,避免建筑物被雷击。 ...
巴特农神庙建于2300年前,是古希腊人为他们的女神雅典娜建造的。建筑宏伟华丽,一排排粗大的石柱支撑着神庙的梁和屋顶。今天,它的遗址仍然耸立在希腊雅典城内的阿克罗波利山上。 ...
随着科技的发展,摩天大楼也越盖越高,几百米的高楼在世界上已经数不胜数了。不知爱观察的小朋友们发现没有,夜晚的摩天大楼楼顶上总有灯光闪烁。那璀灿的灯光只是为了美观才设立的吗?原来,那是高楼指示灯,闪烁的灯光提醒在夜空中飞行的飞机:注意安全!这是高楼! ...
石狮子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流传最广的一种雕刻艺术品。狮子并不产于中国,所以中国古代雕刻家在雕塑石狮子时,基本上是根据口传,再加上自己对狮子形象的形象来创作的。另外,重“神似”轻“形似”是古代艺术家经常采用的原则。有的甚至把中国传统的神兽外貌加在石狮子头上,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风貌,既有真狮子的神韵,又与真狮子不尽相同,被外国人称为“中国狮”。 ...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相传是为纪念楚大夫屈原而过的。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顺江打捞,恰巧此时大雨倾盆,湖面的渔舟避雨汇集岸边。当渔夫们听说是打捞贤臣屈原时,争相冒雨进湖打捞。赛龙舟的风俗就这样形成了。端午节除了赛龙舟,还有吃粽子的习俗。 ...
1914年,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宣布: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向母亲们表达敬意的全国性节日。许多教堂在这天举行特殊的母亲节仪式。美国的这一习俗已传向全世界,特别是欧洲,但纪念的日期不尽相同。这一天,许多人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对母亲的爱。子女们,有时甚至孙子女们,都要挑选适当的贺卡和礼物。这一天母亲们还会受到特殊的款待,可以躺在床上享用早餐就是极好的礼物。 ...
美人鱼是世界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中的人物,是一位人身鱼尾的公主。她为了自己所爱的人不惜牺牲自己,投入海中变成了泡沫。为了纪念这位童话人物,也为了纪念作家安徒生,丹麦人特地在首都哥本哈根的海湾公园雕塑了这尊美人鱼铜像。它被丹麦人视为国家的标志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
维纳斯是古罗马神话中代表爱和美的女神。1820年,手臂已经残缺的维纳斯女神塑像被一农民意外挖出,几经周折运到了法国。法国国王立即召来全世界最好的雕塑大师,希望为维纳斯接上手臂。可是,无论怎样努力,后接上的手臂都无法与高贵、典雅的原作相配,最后只得作罢。 ...
十四岁的那年,达·芬奇拜著名艺术家弗罗基俄为师。弗罗基俄给他上的第一堂课就是画鸡蛋。这样画了许久,达·芬奇有点不耐烦了,他问老师,为什么老是让他画鸡蛋?老师回答他说,别以为画蛋很简单,很容易。在一千只蛋当中,从来没有两只的形状是完全相同的。即使同是一只蛋,只要变换一个角度看它,形状也就立即不同了。如果要在画纸上准确地把它表现出来,非要下一番苦功不可。等到手眼一致,你就会对任何形象都能应付自如。达·芬奇听了老师的话,很受启发,于是更加刻苦地画鸡蛋,最终成为以为伟大的艺术家。 ...
1508年,西斯廷教堂要绘壁画,米开朗基罗成为最终人选。历时四年零五个月,一幅巨大的画面出现在西斯廷教堂的拱顶上,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创世纪》。米开朗基罗为了绘制这幅拱顶壁画,仰面躺在离地面20米多高的脚手架上,伸着脖子,两眼朝上,始终悬着手臂,度过了1500多个日日夜夜,这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啊!画中人物个个形体高大,精神焕发,表现了人的无穷力量。画成后,参观者络绎不绝,赞叹不已。 ...
王羲之是中国东晋著名书法家。他的作品用笔细腻,结构多变,后来的书法家几乎没有不临摹王羲之法帖的,因而有“书圣”美誉。他最著名的行书《兰亭序》在书法史上极为重要,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艺术成就极高。 ...
舞蹈是几乎和人类同时诞生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最早便是无声的语言,既是人类首先使用的交往手段,也是通过形体动作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没有文字的艺术。所以人们把舞蹈称之为“艺术之母”。 ...
唐朝时,唐玄宗曾挑选300名乐师,在皇宫的梨园里亲自教他们演奏《法曲》。因为乐师所住的地方叫做梨园,唐玄宗称他们为“梨园弟子”。后来渐渐地演变成把戏曲演员统称为“梨园弟子”了。 ...
小提琴起源于阿拉伯,11世纪传入意大利,大约到15世纪才逐渐固定成现在的形状。小提琴音色优美,接近人声,音域宽广,表现力强。从它诞生那时起,就一直在乐器中占有显著地位,为人们所钟爱,被称为西洋乐器中的“王后”。 ...
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以及森林面积的减少,使得温室气体的含量增高,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最终引起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
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和养料三大条件。阳光对植物的生长是很重要的,而且就一株植物来说,也是受光照多的部位(一般为南侧)要比受光照少的部位长得繁茂。 叶子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叶子多就能制造许多营养。所以,植物叶子多的地方,长势会愈来愈好。 在植物茎内有纵向的管子,名叫维管束。植物体内的水分、养料等就是通过维管束输送到各部分去的。在植物长得茂盛的一侧,维管束能更多地输送养分,所以,植物的茎也往往是向阳的这一面较粗。不过,这种差别是很有限的,不会比其他地方粗几倍。 ...
三伏期间,我国长江流域平均气温最高,其中南京、武汉、重庆这三大城市被称之为“三大火炉”,它们的极端最高气温都在40%以上,而且高温持续时间长,高于37℃的日子约占伏期的一半。主要原因是由于在三伏期长江流域高空被副热带高压所控制,使气温增高,同时万里晴空,似火的骄阳烘热了近地面的空气,促使气温急剧上升。此外,从地理位置看,三座城市都处在长江沿岸的谷地中,由于地势低,地面的热量不易散发,大量积聚在近地面的低空中,更增加了炎热的程度,而这三座城市的近郊,水田密布,沃野成片,湖荡河渠,纵横交错,在骄阳的...
在我国的西部等大沙漠里,生长著名叫梭梭的植物。它的根部常常寄生着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苁蓉。肉苁蓉身高10至45厘米,茎的肉质较厚,呈黄色,茎上的鳞片呈黄褐色。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地下,寄生在梭梭等植物的根部。肉苁蓉有降压、补肾等功效,是老年人和病后体弱者的滋补品,久服可延年益寿,故有“沙漠人参”之称。 ...
臭氧层是地球上生命的保护层,它使生命免受阳光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因为紫外线能破坏生物细胞,严重的会伤害人体皮肤,杀死水面的浮游生物和鱼类,破坏生态环境,使各种生物难以生存和发展。所以我们保护臭氧层。 ...
在草原上,除了灌木丛外,很少能见到其他树木,这是为什么呢?草原上的浅土层很薄,一般只有20厘米左右,再往下就是坚硬的岩石层了。在这么浅的土层里,高大的树木是很难生长的。另外,由于土层薄,吸收不了多少水分,加上草原上的大风,使水分蒸发得特别快,因此,土壤中的水分很快就散失了。而树木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在缺少水分的土壤中,树木也就很难生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