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到寺院进香的人,上自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在佛像前顶礼膜拜。但自宋代以后,皇帝就不跪拜佛像了。 据传,宋太祖赵匡胤初得天下时,到相国寺进香,立在佛像前,宋太祖问身边的人:“朕当拜不当拜?”寺僧替宁立即回答说:“不当拜。”宋太祖问:“这是为什么”?寺僧回答:“现在的佛不拜过去的拜。”聪明的替宁回答得非常巧妙,他既没有贬抑亵渎佛祖,又维护了皇帝的尊言。赵匡胤听了觉得很满意,微微颔首,就没有下拜。从此,后世的皇帝都不跪拜佛像了。 ...
光绪皇帝称呼慈禧太后为“亲爸爸”,这既不是艺术虚构,也不是满族的风俗习惯。在清末的同治、光绪年间,那拉氏一直垂帘听政,实际上居于太上皇的地位。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太上皇的高位,只有皇帝的父亲才能享有。慈禧既然自居太上皇的尊位,便喜欢以男子的称呼来叫她,以显示她的高贵,这当然没有比皇帝叫她“爸爸”更合适了。 另外,光绪的母亲是慈禧的亲妹妹。慈禧说过:“光绪皇帝的父亲就是醇王。他的母亲,是我的妹妹。我妹妹的儿子,就跟我亲生的一样。”因此,继承皇位后的载恬,对处于太上皇高位的宫廷里住过两年的...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尤其是为了加强思想文化上的统治而采纣主取的残暴措施。这一措施阻碍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并开创了文化专制的先例。当时秦王相李斯认为,儒生不学习当今的法令,以古非今,会扰乱百姓的思想,建议除了国家收藏的书籍和秦国的史书、医药、卜筮、农业的书籍外,把其他所有的《诗经》、《四书》等诸子百家书籍和原来各国的史书一律烧掉。于是,秦始皇下令烧书,使无数的文化典籍变成了灰烬。这就是'焚...
三宫六院的皇家建筑,都讲究“九五之尊”。太和殿的间数为横九纵五,就是根据“九五之尊”而来的。紫禁城是明清皇宫,但我们看到的太和殿却是11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太和殿等宫内建筑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火灾,殿宇四周檐下由一圈廊子相互连着,一处失火就可能火烧连营,所以将有的廊子改为砖墙。太和殿在明朝是9间,清初也是9间。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皇宫御膳房失火。一阵狂风袭来,大火烧向太和殿的配殿,继而顺着斜廊烧到了太和殿。事后,康熙下令将6名火灾肇事者杀头,又下令在重修太和殿时将其东...
唐太宗即位后,以史为鉴,以民为本,吸取隋亡教训,居安思危,励精图治,调整统治政策;劝农务本,减轻赋役,为增加劳动,下令招徕、赎还被外族掳掠的人口,释放宫女,解放奴婢,招抚流民,归土务农;完全法制,重法轻狱,缓刑慎罚,崇尚节俭,精简政权机构,改革府兵制,兴办学校,健全科举制度,对少数民族主张华夷一家,实行安抚政策,重用少数民族将领,他还广开言路,虚心纳谏,选贤任能。在唐太宗的悉心治理下,贞观年间(627-...
唐朝刚刚建立不久,李世民和皇太子李建成之间,就为争夺皇位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时,正好突厥入侵,李建成便和李元吉策划,先夺了李世民的兵权,等出征的时候再把他杀掉。消息很快便传到李世民那里,他急忙找来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商量对策,决定先发制人。第二天一早,李世民让长孙无忌等人带了一支精兵,埋伏在玄武门内。待李建成和李元吉走进玄武门时,李世民对准李建成一箭射去,先把李建成射死了。李元吉急忙向西逃去,也...
公元290年,司马炎去世,其子司马衷即位,是为惠帝。惠帝痴呆,皇后贾南风借楚王司马玮之手杀死执掌政权的杨骏,又借"擅杀"之名杀死司马玮,以此来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这件事引起了诸王的不满。公元300年,赵王司马伦杀贾后,第二年废惠帝,自称皇帝,诸王混战开始。公元306年,司马越毒死惠帝,主司马炽为帝,即晋怀帝。至此,动乱方告结束。"八王之乱"是西晋统治集团部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争。这场大乱前后持续了16年,黄河流域人民蒙受了前所未有的浩劫,经济文化遭到严重破坏。 ...
公元376年前秦统一北方后,与东晋相峙于淮水一线,准备征伐东晋。建元十九年七月,苻坚不顾群臣反对,下诏大举攻晋,亲率大军87万,东晋军以8万迎战。两军对阵于淝水两岸。东晋军首领谢玄派人前往秦营中,要求秦兵向后移动,使晋兵渡河决战。苻坚打算趁晋兵渡河之机,打垮晋军,便同意了这一要求。秦军本来就不愿打仗,听到命令后,一退不可收拾。晋军乘势攻击,大获全胜。这一战使前秦政权彻底瓦解,北方陷入混战局面。此战,是东晋十六国时期最大的战争。前秦王苻坚无视内部不稳、降将思乱、民疲兵倦的状况,恃众轻晋、单路突进、战...
朱元璋(1328~1398),安徽凤阳人,幼时因家庭贫困,便落发为僧乞讨度日。元朝末年,各地起义军纷纷兴起,据守在漳州的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也日益壮大。一天,在凛冽的寒风中,匆匆赶来了一位衣衫槛楼的年轻和尚。城卫怀疑他是元军的奸细,将他捆了起来。起义军元帅郭子兴见绳索紧缚的和尚相貌奇伟,心里不禁暗暗称绝。这个和尚便是后来的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后来,朱元璋加入了郭子兴的起义军,得到重用,并成为郭子兴的女婿。郭子兴去世后,朱元璋成为起军领导,他采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转战南北,最终于公元...
此事件发生在宋朝靖康年间,故有“靖康之变”之称。宋宣和七年(1125)十月,金太宗完颜旻以宋廷收纳辽降将张觉为借口,兵分东、西两路南下攻宋。宋徽宗惶恐之下,传位给太子赵桓(即钦宗),自为太上皇,改元靖康。钦宗在抵抗金军的同时,仍准备投降。靖康元年,金军围攻开封。宋钦宗求和,金军退兵。十一月,金完颜过斡率东、西两路会合并攻打开封域,开封失守,钦宗请降。靖康二年四月,金军俘徽宗、钦宗和宗室、后妃、部分臣僚,以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倡优内侍等数千人北去。北宋王朝至此灭亡。 ...
清初,顺治帝为统一全国,封吴三桂为平西王,驻守云南,封尚可喜为平南王,驻守广东,封耿继茂为靖南王,驻守福建,称三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政府下令撤藩,吴三桂随即叛乱。之后,耿继茂之子耿精忠与尚可喜之子尚之信,继起响应,面对危机,康熙帝下决心平叛。他对吴三桂采取坚决镇压的态度,对其他叛乱者则剿抚兼用。不久,耿精忠、尚之信降清。康熙十六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称帝,不久病死。其孙吴世瑶在柩前继位。康熙十九年(1680年)十月,清兵进逼贵阳,吴世璠逃奔云南。清军紧追其后,...
唐天宝年间(742-756),唐玄宗荒于朝政,与杨贵妃终日以歌舞册。且信任奸佞,重用李林甫、杨国忠为相,政治极度腐败。755年11月,安禄山与另一叛将史思明发动所统部兵及同罗、吴、契丹兵15万,号称20万,以诛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叛唐。唐朝新招来的士兵抵挡不住安禄山的进攻,致使叛军长驱直入,直逼长安。唐玄宗仓皇出逃四川,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军队哗变,杨国忠为乱军所杀。玄宗迫于禁军之愤,结杀杨贵妃,方得以南逃。已在洛阳称帝的安禄山态行暴虐,众叛亲离, 757年初被其子安庆绪杀死,安庆绪即帝...
唐玄宗统治前期(713-741)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富强,是唐朝极盛的时期。唐朝自武则天退位到玄宗即位以前的中宗、睿宗统治期间政局极不稳定,接连发生政变。713年,玄宗以先发制人的手段消灭了政敌太平公主一伙,结束了这种混乱局面。政治的安定为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于是生产发展,经济繁荣。社会经济的繁荣也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唐诗把中国文化的辉煌发扬到了极致。国力强盛是开元之治的另一重要标志。漠北的同罗、拔也古等都重新归顺唐朝;后突厥与唐之间的战争也逐渐停止而代之友好往来。当时唐朝的声威...
1962年7月,前苏联以“保卫古巴”为名,把伊尔—28型轰炸机和中程导弹运进古巴。被美国U-2侦察飞机发现。针对苏联把导弹等武器运进古巴,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了电视演说,宣布武装封锁古巴,要求前苏联立即撤走进攻性导弹装备。在美国的强硬态度下,赫鲁晓夫作了适当让步,但条件是美国撤销对古巴的封锁和保证不入侵古巴。美国随后提出了只有先撤出进攻性导弹设备,才有条件谈论封锁及不进攻的问题。经过权衡利弊。11月20日,...
公元1399年六月,明建文帝决心削藩,建文帝把周王及其子女嫔妃押送京城,随后废为庶人。十一月,代王又因贪婪暴虐被建文帝送到蜀国。建文元年四月,建文帝又削夺山民王藩位,废为庶人。不久,湘王遭到逮捕,自焚而死。此后,齐王、代王也先后被废,齐王被拘进监狱,代王被幽禁大同。建文帝又命北平左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发兵逮捕燕王朱棣,准备废黜这个势力最大的藩王。但朱棣早有准备,诱杀张昺、谢贵,控制北平,以清君侧为名,兴兵反抗。燕军号称靖难军,靖难之役自此开始。建文三年,朱棣率军南下,南京陷落,建文...
1942年7月17日,德军在顿河河曲发动对斯大林格勒外围攻势,以鲍卢斯将军率领的第6军团和霍特将军的第4坦克集团开路,凭借优势的兵力和精良的武器装备不断突破苏军的防线。苏军在防御作战中,歼灭了大量德军,保存了自己的有生力量。在近两个月的激战中,苏军击退德军700多次冲锋,使德军始终无法攻占全域。进入冬季后,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组织力量进行大反攻。1942年11月19日拂晓,苏联2000门大炮齐鸣,以坦克为前导,发动猛烈攻势。23日傍晚,会师于卡拉奇的苏军将德军主力鲍卢斯率领的第6集团军包围在斯大林格...
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取代沙皇而进入冬宫,一面继续帝国主义战争,一面加紧镇压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所领导的革命运动。11月5日,克伦斯基再次下令逮捕布尔什维克的领袖,并查封布尔什维克党的报纸,列宁当即决定以起义来回击。11月6日,起义开始。第二天,起义士兵攻克了临时政府驻地冬宫。胜利了的布尔什维克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于革命胜利的这一天11月7日,是俄历10月25日,因而被历史学家称为'十月革命'。 ...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这一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有人说,饺子形状像元宝,有发财寓意,吃水饺就是希望发财的意思。还有人说,冬天吃饺子驱寒,不冻耳朵,据说,这个习俗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作了《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
"法西斯"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古罗马。当时,国家最高长官一一执政官出巡时,有24名随从,扛着一束用皮带捆扎的苔棒,中间插着一把锋利的战斧。这束苔棒就是"法西斯",象征着暴力和权威,它是罗马国家最高权力的标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党"党派,进而夺取了国家政权。墨索里尼对外扩张侵略,对内残酷镇压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实行恐怖的独裁统治。因此,这种思想和主张被称为法西斯主义,这样的政权也就被称做法西斯政权。后来,德国、日本也推行法西斯主义,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作为恐怖...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从公元690年废唐睿宗,自称“圣神皇帝”开始,到705年唐中宗复位,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她足足当了15年皇帝。如果算上实际操纵朝政的时间,差不多有50年之久。但在她的陵前立的“无字碑”却一直是个谜。关于她为自己所立的“无字碑”,占主流的三种说法是:武则天立无字碑是为了夸耀自己的功德,“无字”是要说明自己的功绩文字难以写尽。另一种是,这是她自知罪孽太大,不写也罢。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武则天立无字碑是为了让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是非。 ...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了防止北方匈奴的侵犯,就派大将蒙恬带领30万军队,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几十万青壮劳力,用了十年时间,修筑了西起甘肃临洮、东至辽东的长城。这座长城横贯当时秦朝的北方边境,全长近1万里。到了西汉初期,匈奴趁着中原地区连年战乱,大举进犯。汉武帝即位后,派大将卫青、霍去病打退了匈奴的进攻。 随后,修复了秦朝修建的旧长城,并且将长城从西部的临洮向西北延伸到了玉门关。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止北部蒙古族的进犯,又派大将军徐达监修扩建长城。经过秦、汉、明几代的修建,历时几千年...
公元705年11月,中国历史上执政21年的女皇帝武则天病逝了。她的墓碑,通高7.53米,宽2.l米,厚1.49米,但碑中不见唐代所刻一字。后人所加的文字,也斑驳若离,若明若暗,模糊不清。 武则天为什么在自己的墓碑上不刻一字?历代学者为此争执不休,聚讼纷纭。纵观诸说,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一,武则天自知自己执政中,篡权改制,滥杀无辜,荒淫无道,罪孽深重,无功可记,无德可载,与其贻笑后世,不如一字不镌。其二,武则天自认为她在位时,扶植寒弱,打击豪门,发展科举,奖励农桑,继贞观之治,启开元...
司马炎去世后,贾后的残暴专权引起了“八王之乱”。 公元290年,司马炎去世,其子司马衷即位,是为惠帝。惠帝痴呆,皇后贾南风借楚王司马玮之手杀死执掌政权的杨骏,又借“擅杀”之名杀死司马玮,以此来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这件事引起了诸王的不满。公元300年,赵王司马伦杀贾后,第二年废惠帝,自称皇帝,诸王混战开始。公元306年,司马越毒死惠帝,立司马炽为帝,即晋怀帝。至此,动乱方告结束。“八王之乱”是西晋统治集团部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争。这场大乱前后持续了16年,黄河流域人民蒙受了前所未有的...
周朝有文王、武王,汉朝有文帝、武帝,三国时有魏文帝、魏武帝。历代为什么都有“文帝”、“武帝”呢? 这“文”和“武”都是帝王的谥号。谥号是皇帝死后,新继位的皇帝请大臣们根据死者生前的品德和行为,按照谥法规定给予的一种称号。谥号本来是有褒善贬恶的意思。按照谥法规定,谥号可分为表扬、批评和同情三大类。属于表扬的如:“经纬天地日文”。意思是,善于治理天下的可谥为“文”,像汉文帝刘恒、隋文帝杨坚都是以善于治理天下著称的,所以都被谥为“文”,称“文帝”。再如,“威强睿德日武”。意思是说,声威强盛...
在合肥包公祠正殿右边的粉墙上,镶嵌一块青石壁,上刻头戴乌纱帽的包公像。所不同的是,包公的帽翅比一般乌纱帽的帽翅要长。然而,人们未必知道这长长“帽翅”的由来。 据说,包公开始戴的乌纱帽翅并不太长,而是宋仁宗让加长的。因为包公身材较矮,上朝时常常站在别的大臣后面而被挡住,皇帝看不见,多次误认为包公没有上朝,猜测包公对他有意见。包公说明原因后,宋仁宗就想了个办法,宣布给包公的帽翅加长3寸,并说,谁碰着包公帽翅就斩。此后在朝上,文武百官都怕碰上帽翅而与包公保持一定距离,所以皇帝就很容易看见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