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南宋四大家的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对五代、北宋的山水、人物画进行了重大变革,创立了南宋的院体画风,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中以马远、夏圭为其中代表人物。马远出生于丹青世家,他继承家学,取法李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自成一派。他画山石用笔好像斧劈木一样,方硬多棱角,画树木时多横斜曲折,画楼阁大都运用界尺加衬染,水墨苍劲,虽不作层层渲染,但着重浓淡层次的变化,远近分明。其构图常取一角、半边的景...
孟子又叫孟轲,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自幼父亲早亡,母亲靠纺纱织布维持生活。小孟轲十分淘气贪玩,孟母眼瞅着孟轲和那些淘气的孩子玩耍而耽误了学业,便决定搬家。可是,新搬的地方隔壁是个铁匠铺,小孟轲又学着铁匠玩起打铁来了。于是,孟母再次搬到了郊外的荒野之处。恰逢清明节,荒野里来了许多上坟扫墓的人。小孟轲又学着大人的样子上坟扫墓。孟母又第三次搬家到了一所学校边上,将儿子送进学校拜师读书。可是小孟轲又...
鲁迅(1881-1936),现代文学家、思想家。他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里。阿Q是鲁迅小说《阿Q正传》里的主人公。他是清朝末年江南农村的一个穷短工,没有土地,没有家,甚至连姓什么的权利也没有。他经常盲目自大,可一碰到实际问题,他又自轻自贱和自欺欺人,不敢正视现实。挨了打,他说我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但转身他又去欺侮比他更弱小的小尼姑、女佣人等。鲁迅塑造阿Q这个...
我国唐代著名画家王洽以泼墨山水闻名,这种特殊的山水画法也一直被后人所沿用。大家都在使用泼墨,完善和发展泼墨,但从没有人想过泼彩。以水墨为主的写意山水和精工细描的青绿山水,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各自发展,泾渭分明。进入到20世纪中期,举世闻名的当代国画大师张大千,才完成了这一历史性的突破。在浓重墨色的映衬下,画面光彩夺目,意境深邃幽远。这是一个成功的创举,张大千的名字与泼彩连在一起。他沟...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四书五经》中的“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和《礼记》中的《大学》、《中庸》 。五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是儒学内容。《四书五经》的内容包括哲学、伦理、政治、教育、史学、经济、地理、艺术、天文、科技等方面。这些著作的内涵极其广泛、深刻。它不但对几千年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中国的现在乃至将来的社会发展都将会发...
在距今三四千年以前,是我国的殷商时期。当时没有纸,人们记录文字的工具,是牛的骨头和乌龟的甲壳,文字一般都是用刀刻上去的,我们现在叫它"甲骨文"。甲骨文一般刻得很精细,有的刻完后还用朱砂镶嵌成红字,相当漂亮。它的字体,是属于最原始的大篆。甲骨文主要是占吉凶的卦文。传说,当时刻时,往往要举行隆重的仪式,以求吉祥。一般要由专人来刻,这些人被称为"贞人",就是当时的史官。在甲骨文中,往往都刻上贞人的姓名,这些贞人就是当时的书法家了。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发现得最早的文字,它向我们展示了我国书法源远流...
齐白石(1864-1957),名璜,号白石山人,简称白石。早年曾做雕花木匠,27岁开始拜师学习诗文、篆刻、书法、绘画。他的人品、绘画、诗句、书法、刻篆无不出类拔萃。他的艺术创作极其丰富,风格对现代乃至当代中国画创作有着极为巨大的影响。在绘画方面,他专长花鸟,笔酣墨饱,力健有锋。画虫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尤以虾蟹、蝶、蝉、鱼、鸟见长,每幅作品均洋溢着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气息。山水构图奇异不落旧俗,篆刻独出新意,书法卓然不...
在中国的现代绘画史上,徐悲鸿和齐白石占有重要的位置,他们的影响之大,地位之高,是同期其他画家所不能比拟的。徐悲鸿(1895 -1953)出生于江苏宜兴的一个乡村画师家庭里,自幼习画。解放后他被任命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兼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他多年致力于美术教育,逐步建立一个系统完整的美术教育体系。作为'一代宗师徐悲鸿当之无愧。徐悲鸿是杰出的美术教育家,也是杰出的画家。他一生绘制了大量的作品,人们对徐悲鸿作品尤其喜爱的...
楷书在我国各种书体中是最重要的一种。它既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又长期,又长期是我国通行的规范化字体。楷书的创建者,是三国时的钟繇(151-230)。善于变革的钟繇,搜集了民间的写法,研究了章草的快速笔法,在隶书端庄优美的字形基础上,统一了隶书所有的横;用竖直工整的撇、捺,代替了曲圆、拖展的隶书撇、捺,加强了钩势,一种新的字体诞生了。由于它形体方正,横平竖直,规规矩矩,所以被叫做"楷书"(当时叫"楷隶")。钟繇也就理所应当的被称为“楷书之祖”了。 ...
提到中国书法的狂草,就不能不提张旭、怀素。可以说是“颠张醉素”创立和完善了狂草艺术。为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劳。张旭性格豪放,好饮酒,是大诗人李白的酒友。李白有"斗酒诗百篇"的美誉,张旭和李白一样,每当酒醉后,艺术才思格外敏捷,创作激情无比高昂,写出的字放纵,犹如龙飞凤舞,连绵回绕,气势非凡,宛若旋风急雨,烟雾翻腾,变化多端。他的字被称为"狂草",他也被叫做"张颠"。无独有偶,张旭之后又出了一个叫怀素的和尚,他豪爽随便,不拘小节,好喝酒,好吃肉,自称"狂僧"、"醉僧"。他"以狂...
柳公权擅长楷书,他博采众家之长,融自己的风格气韵,创出了独树一帜的“柳体”。柳体字笔力刚劲挺拔,笔画方瘦精悍,如铮铮硬骨,所以有"颜筋柳骨"之称,与颜体字齐名。柳公权的字在当时备受爱戴,人们以拥有柳字为荣,一些达官贵人死后树碑立传,如果讨不到柳公权的字,他的子孙就无颜见人,会被斥为不孝。一些来大唐进贡的外国使臣,每次来时,往往要单备厚礼,请柳公权写字,带回国去。可见当时柳公权的字就已经享誉天下。柳公权的字好,人也正。他为人耿直,光明磊落。其书法的劲健雄伟,坦荡威严之气,也正是他不卑不亢,...
王羲之最初跟卫夫人学书法,后改变初学,博采众长,精研体势,最终推陈出新,改变了汉魏以来的质朴书风,创造了妍美流畅的书体,这就是王羲之"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被后人称为"书圣"的原因所在。自唐以来,学书之人,无一不首推王羲之,甚至连唐太宗也酷爱其书法作品,曾亲自为《晋传•王羲之传》撰写一篇《王羲之传论》,文中极尽赞誉之辞,崇敬之情溢于言表。王羲之生活在东晋,由于东晋以后战事不断,加之距今年代己久,其真迹已难留于今。现仅能见到的只有唐人摹本,如《兰亭集序》、《雨后贴》、《丧乱帖》、《孔侍中帖...
米芾(1051-1107)是我国宋代著名书画家,"宋书四大家"之一,又是一个十足的书坛怪杰。他作风怪,身为宋朝人,却总穿着唐朝的衣服,走在街上,见到怪石便行礼下拜,还口呼兄长。当时人们都叫他"米颠"。他性格怪, 他爱砚如命,见到好的砚石,就千方百计弄到手。有一次他奉诏到皇宫写字,看上了那儿的砚石,便向皇帝讨赏,当皇帝给了他后,他连谢恩都顾不得了,抱起砚石就走,墨汁弄了一身,也不在乎。他说话也怪,有一次他与宋徽宗议论当朝的书法家,他说:"蔡襄是勒字(勒:拉紧马缰绳的样子,这里指笔法很紧),...
颜真卿是唐代楷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博采众长,汲取历代书法之精华,勇于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书法被称做颜体。颜真卿的楷书圆润浑厚,气势恢弘,当时人们就形象地比喻为"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嗔目,力士挥拳"。字如其人,颜真卿的性格也像他的字一样刚正不阿,有一股凛然正气。他疾恶如仇,敢于直谏,后因得罪朝中权贵遭陷害致死。正因为颜真卿在人品和书法艺术方面同样出类拔萃,所以一直受到后人的推崇。颜真卿在中国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颜体不似王羲之的书法那样华丽秀美,而是更具有壮美的成...
赵体的创始人,是有“元代书法领袖”之称的赵孟睿?254~1322年)。可以说,在元代书法家中,无出其右者。他的字可以说是元代书法的一枝"独秀之花"。他把以方正端庄著称的楷书,写出了圆转秀润的风格。赵体楷书线条柔美秀润、字体绚丽多姿、墨色润泽丰富。他擅长作诗,他把诗的浪漫赋与书法,使他的作品有典雅飘逸的神韵。他又喜爱音乐,他把音乐的旋律、节奏溶进笔墨里,使写出的字明媚、欢快、流畅。多才多艺的赵孟睿唤霭迅髦忠帐跞诨愎嵬ǎ拱阉亲匀坏亟岷弦黄稹K吩诨嫔咸馐亓耸琛⑹榉ā⒒婊...
宋徽宗赵佶创造了"瘦金体",他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在政治上他昏庸透顶,但在书法和绘画上,他又精明之极。他是我国著名的工笔花鸟画家在书法上也有建树。他在学习初唐四家中的诸遂良、薛稷,以及另一位书法家薛曜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宋朝书法家黄庭坚书风,在楷书上呈现中宫收紧、四周展挺的特点,写出了一手别具一格的好字。他对自己的字极为欣赏,取名"瘦金书"。因为宋徽宗的社会地位,他的书画价值极高,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力。赵佶还利用皇帝的权利,提高了画家的社会地位,加强了绘画、书法的社会教育,编撰了历史价值极...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郑板桥多才多艺被誉为诗、书、画三绝,为扬州八怪之一。他对书法有一种独特的审美追求,他还把真、行、 隶、篆融为一炉,而又参入绘画技法,形成一种看似奇崛,却浑然天成的真趣。他在《五十八岁自叙》中说:善书法,自号六分半书。隶书又名八分书,郑板桥是在隶书中融入真、行、草的成分,因此隶法(八分)只剩下了六分半了。郑板桥以六分半书自许,实际上表现了郑板桥对当时...
乾隆在养心殿内开辟了一个珍藏稀有书画的地方,叫“三希堂”,也是乾隆的书斋。三希是指三件书法珍品,分别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快雪时晴帖》是王羲之行书作品中笔法最为完备的一件作品,体现了一种阳刚之气。乾隆题曰天下无双,古今鲜对。《中秋帖》是王献之作品,可有人认为是米芾所临。此帖是纯粹意义上的一笔书,气势直贯,感情激越。《伯远帖》是王珣所书,王珣是王羲之的侄子。这幅...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项划时代的创造发明。我国在八九千年前就出现陶器制品,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已经能烧制出红陶、灰陶、彩陶、黑陶、自陶等各具特色的陶器,其中彩陶以质量最高,类型最多,分布最广,成为中国史前文化的典型代表。彩陶是以赭、红、黑和白等色绘饰的陶器。纹饰多数是形式多变的几何形纹,其次是动物纹和植物纹。原始社会的彩陶装饰,表明原始人既能写实地描绘周围的客观...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明朝松江华亭人。他书画皆能,书法长于行、草、楷诸体,能广泛师法唐宋诸家。其书结构巧妙,笔致率易自然,墨色有浓淡变化,结体秀侧,书风疏宕秀逸。康熙对董其昌的字极为喜爱,亲自临写董书,致使董书得以风靡一时。一些追逐功名的文人学士,几乎都以董书为楷模,认为是求仕捷径。因此在康熙朝出现了满朝皆学董书的热潮。康熙、雍正年间,他的书法影响之深,是其他书法家无法...
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将都城由大同迁至洛阳,洛阳城南的龙门继云冈而成为中国佛象雕琢的中心。其中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在当时最为出色。古阳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的,洞内的释迦多宝龛中,浮雕有11幅画面情节, 既独立又相互联系,描述了释迦牟尼成道以前的故事。宾阳洞中的帝后礼佛图,线雕精美,构图严谨,虽然人物众多,但井井有条。莲花是佛教常见的题材,但像莲花洞的穹形窟顶这样硕大的莲花浮雕,却十分罕见。在龙门石窟...
景泰蓝为珐琅器物的一种,是用铜丝在铜胎上焊出多种花纹,再填上各色珐琅釉料烧制而成。景泰蓝生产真正繁荣起来是在明代景泰年间的京城(今北京),因其基调以蓝色为主,故被称为景泰蓝。景泰蓝的制作确实较为复杂,一般要经过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多道工序,因此明清时景泰蓝大多为宫廷享用品。清代乾隆以后,景泰蓝才流传于民间,花色、品种逐渐增多,有红、黑、白、绿、紫红、米黄等多种釉料。所制器物还出现桌椅、床榻、屏...
唐三彩是一种施以多种彩釉的陶器制品。所谓三彩并不限于三种颜色,而以青、绿、黄三色为主的制品最为珍贵。因为它盛行于唐代,所以又称唐三彩。唐三彩是在汉代低温铅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低温釉陶器。胎料为白色黏土,用含铁、铜、钴、锰等元素的矿物作釉料的着色剂,色彩丰富。铜显绿色,钴显蓝色,铁显褐色,锰显紫色,而白色则是以铅的化合物与含铁量低的白色黏土所配成,不加着色剂。釉料中配以大量的铅化合物,以降低釉料的熔...
在我国甘肃省的西北,有一古城敦煌。敦煌曾经是汉代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上的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佛教传入中国的必经之地。公元366年,人们在城东南20千米的鸣沙山断崖上开始凿崖洞、绘壁画、塑佛像,其中的洞窟最大、塑像最多、水平最高的是莫高窟。莫高窟是存有壁画和雕塑作品的492个洞窟的总称。莫高窟现在剩下的有45000多平方米的壁画,彩塑像2100余尊,以及1000多尊浮雕塑像,56坐唐宋木构窟檐。泥塑彩绘像是莫高窟的主...
乐山大佛是世界上现存的尺度最大的石刻坐佛像,全身通高70.8米,肩宽24米。乐山大佛位于今四川省乐山市东面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水交汇处的栖鸾峰下,依凌云山山崖开凿而成。713年,由贵州籍名僧海通募款动工,海通逝世后,由剑南四川节度使韦皋舍俸钱50万继续兴建,历时90年完工。803年,乐山大佛造成。乐山大佛高大无比,在极远处,人们便可见其隐没在云山雾海之中。它可远眺峨眉山,近瞰乐山市,作为世界上现存的最大一尊摩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