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毓秀
《弟子规》是依据孔子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形式为三字韵语,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爱。
" /> 给死人烧纸的传说
古时候,有个名叫尤文一的秀才,寒窗苦读十几年,却没能考中举人。他便弃笔从商,投在大发明家蔡伦的门下,学习造纸。尤秀才聪明过人,很受蔡伦的器重,蔡伦就把自己的技术全部传给了尤秀才。
过了几年,蔡伦死...
红棺材
印江县境内的当地人办丧事,很是奇怪:别处地方都用黑棺材,这里单单用红棺材。如果想问个究竟,稍微年长的人就会讲出一个饶有趣味而又含意隽永的故事:
县城南边那匹山岭背后,有个杨家坡,是古来出人才的地方。慈禧...
“囍”从何而来的
民间庆典的装饰打扮中,常剪贴或书写“囍”字。“囍”就是“喜”,为什么将它重叠成一字来表示呢?这个习俗据说与北宋宰相王安石有关。
相传,王安石年青时进京城赶考,住在舅父家。在附近的街上,他偶尔...
闹新房的来历
现在,许多地方还 有这样一种习惯,新媳妇过门头天晚上,不论男女老少拥挤在新房里,大家七嘴八舌,向新娘提出些五花八门的问题和要求,闹得小两口面红赤耳,啼笑皆非,逗得大家哄堂大笑,人们称此为“闹房”。
传说,在...
哭嫁的故事
姑娘出嫁本是一件喜事,为啥子娘屋里的女眷们反倒要扯着姑娘抱头痛哭呢?说来这里头还 有一段故事哩。
古时候,有一对夫妻生了一个女儿,谁知不久,妻子死了,男的续了一个后房,说也巧,后房也生了一个女儿。
这个后...
新娘搭盖头
从前,有个勤劳的青年,名叫青山。他砍柴为生,奉养双目失明的母亲。若是晴天,挑担柴上街,换得几个米钱、盐钱;若是遇上连雨天,家中就揭不开锅了。
瞎母亲叫儿子牵她来到赵员外家,请求租点地种。赵员外说:“你刚...
沐浴节(藏族)
每当夏末秋初的夜 晚,拉萨东南的上空,新出现一颗十分明亮的星星。这时,藏族人民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沐浴节。
在沐浴节里,各地的藏族老乡,男男女女,老人小孩,都成群结伙地到附近的江河里洗澡。人们还 在江...
婚礼习俗的由来
旧社会,男女结婚时,要履行一大堆很烦琐的婚礼仪式。首先,新娘子上轿前必须哭,上轿时要头戴凤冠,身穿扎玉带的古戏装,脚穿黄袜子和绿绣鞋,怀里还 得揣一本黄历(叫经书)。当新娘子一下轿,一把把喂牲口的草料...
“除恶节”的由来(苗族)
每年农历七月十三,黄平、施秉两县苗家照例要过“除恶节”。为什么要过这个节日呢?
传说,从前有一个恶魔,长得高大,力气又狠,能将两人合抱的枫树连根拔起;最可恶的是他专门偷吃人们的牛马,害得大...
祭鸟节(白族)
远古时候,云南省鹤庆县大干山中的歌泉边上,有一个长满野枇杷和杜鹃花的小村,名叫黄郁坪。这里住有一个名叫林音的白族姑娘。
林音家原先住在大干山脚的蜜腊村。三年前的一天,她去大干山上砍柴,半路上拣...
火把节(纳西族)
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起,纳西人按古规一连要过三天的火把节,点三个晚上的火把。每家门前要点一支柱子般又粗又高的大火把,寨里的青少年们个个拿着又细又长的小火把,沿着田埂、山路,边走边舞,直至深夜 。火...
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去过寒食节,人们都不举火,吃冷食。最早寒食节为一个月,后来渐渐变成三天。现在,人们不再习惯冷食了,但这个节日作为风俗习惯还 保存下来。
传说这个节日,是从春秋时代为纪念忠...
泼水节(傣族)
泼水节,也就是傣历的新年。时间在傣历六月,公历四月中旬。庆祝活动三至五天。过年时,除唱歌跳舞外,还 有“堆沙”祈求丰收,“丢包”男女求爱,“赛龙舟”,“泼水”祝福等活动。其中以泼水最为盛行,因此名为“...
八月十五吃月饼的来历
传说元朝蒙古贵族统治中国的时候,对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进行着残酷的民族压迫,并且把汉族看作是最卑贱的奴隶,每个汉人家里都住一个蒙古兵,以监视汉人。人们称这个蒙古兵为“家鞑子”。他们无恶不...
重陽登高
很早以前,汝南县里有一个人叫桓景,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守着几亩薄地,勤劳耕作。日子虽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轻的不能起床,重的丢了性命...
狼外婆
伏牛山脚下有一个小村庄,住着一个老大娘。
一天,老大娘听说闺女和女婿都不在家,只剩下三个外孙女儿,就(kuǎi)上一篮包子、油馍,拄着拐棍,瞧外孙女儿去了。
天气很热。老大娘沿着山上的小路走啊,走啊,一会儿出了一...
五月端陽
大约在公元前二百七十八年农历四月底的一天,屈原在汨罗江边听一个外乡人说,秦军已经攻下了郢都,郢都城内一片混乱,百姓们正在遭难。
这简直是一个晴天霹雳!屈原脸色惨白,眼泪双流。他没有听完那个人的话,颤颤...
三个聪明的小姑娘
从前,在一处人烟稀少的河边上,住着一家人家。这家有个“善心”的老太婆,她有三个小姑娘。娘儿四个过着又安生又快乐的日子。
有这么一天,三个小姑娘正在院子里补渔网,补着补着,忽然从墙缝里,哧哧、哧...
鹿姑
断云岭山脚下有个年轻的小伙子,人们都叫他丁郎。
丁郎是个孤儿,从小就死了爹娘,全靠自己上山打柴过日子。丁郎可勤快啦,一年三百六十天,风也好,雪也好,他总是在山上。
断云岭上面有个断云岩,岩这边是前山,岩那边是...
金瓜和银豆
河西河西:�春游髯呃龋诟仕嗍∥鞅辈浚怨攀峭ㄐ陆囊馈5胤剑幸蛔笫剑刑裆健@先嗣谴担裆较卤Ρ炊唷?上Вド侥窭鬯懒耍绞顾榱耍Ρ丛倌殉鍪懒耍�
我们就讲讲这个故事:
从前,...
人参老头
从前有个地方叫花鞋沟,沟口有个粮户姓杨,是个大占山户,前沟后坡上的人家全是他家佃户。他家还 开烧锅和粉房,净喝穷人的血。
这年秋天,七月十五那天清早,杨财主让赶车老板老王套车往山外送货,由杨家少财东掌包...
拷问青石板
有一回,包公坐了轿子出去办事,在大街上路过。
一个小孩子坐在一块青石板上,身旁放着一只竹篮,两手捂着脸。呜呜地哭着。
包公听见了这孩子的哭声,就吩咐停了轿,把孩子叫到轿前,问道:
“孩子!你有什么冤枉,为什么...
丝路传说
香妃
喀什东门外二里,有一香妃墓。维吾尔族人称为“浩罕”。香妃生于雍正十二年,是新疆伊斯 兰教始祖派噶木巴尔的后裔,后选进清宫,成了乾隆皇帝的妃子。香妃死后,葬于河北遵化清东陵,为什么喀什又有香妃墓呢...
长寿花
长白山是抚松县东面最高的一座大山,岭连岭,山连山。在这座山尖上,不长树,不长草,连个鸟雀都飞不上去,一年到头积雪不化。这里,有个很大很深的湖叫“天池”,过去都管它叫“龙王潭”。
这座山,一到早晨日头刚冒红的...
清不过包公
包公是个铁面无私的清官,真是做到王子犯法,与民同罪。那年,老包铡了不认前妻的驸马陈世美,皇上怀恨,借个名,便把包公削职为民。就这,皇上还 不解恨。当天,皇上把大太监和小太临召到皇宫,耳朵咬耳朵商议一阵。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