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虎丘有个和尚专好吃酒肉,他一见豆腐一类的菜就皱眉头,如同持戒者一见鱼肉就皱眉头一样。 一天,几个朋友聚会,虎丘的那个和尚也在内。 朋友中有个人是从楚地来的,他一直吃斋,朋友们特地为他准备了素食。 楚地来的这个朋友以为和尚也必持戒,特邀他共席吃素,吴兴人凌彼岸笑着对他说:请不要为此僧破戒。...
有个人初开药铺,一天他外出,让他的儿子守铺卖药。 这时,来了一个顾客,买牛膝、鸡爪、黄莲。 铺主的儿子愚笨,不识药,以为牛膝就是牛的膝盖,鸡爪就是鸡的爪子,翻遍药屉也没找到这两味药,便把自家的耕牛的一条腿、两只鸡的鸡爪砍下来,卖给了顾客。 父亲回来,问儿子卖了什么药,得知上述事情,苦笑不已,叹了口气说:顾客要是买知母、贝母,说不定你会让他们把你母亲抬走了。...
吴地有一诗僧,被牵扯进一个讼案,被官府传讯。 官是个昏官,听信身边人的谗言,判案不公。 诗僧受屈,大呼冤枉。 官指大厅中的一把伞,令诗僧当面作诗,试试他有无真才实学。 诗僧不假思索,当即吟诗一首: 万骨攒来一柄收,行藏长得近诸侯; 轻轻撑向马前去,真个有天无日头。...
京城里正选择将军,众人围观。 来自山东的一个人说:这个人长得不魁伟。 俺家乡有个巨人,站在那里头顶着屋梁脚踏着地。 来自山西的一个人说:我们家乡有个巨人,坐在地上头顶着屋梁。 接着来自陕西的一个人说:这些都不足为奇。 我们家乡有个巨人,开口时上唇抵到屋梁,下唇搭到地上。 旁边有人质问他:那么这个人的身子在哪里? 这个陕西人回答道:咱们就只说嘴吧!...
有个暴发户,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豪。 一天早晨,这个富豪起来看花,忽然哼哼唧唧地说自己病了。 妻子问他得了什么病,他说:今早看花,被蔷薇花的露滴伤了一下,你快快去请医生。 妻子说:官人您忘了当初,当初和您一块讨饭时,在苦竹林下被大雨淋了一夜,您也没病到这个样子啊!...
甲说:我家里有一面鼓,只要一敲,声能传百里。 乙说:我家里有一头牛,在江南岸喝水,头一直伸到江北。 甲摇头不信:哪有这么大的牛? 乙说:没有这么大的牛,怎能漫得你家那面鼓。...
有个人穿着新做的绢裙外出,恐怕别人不注意他的新绢裙,便耸着肩膀走路。 过了许久,他问跟随他的童子:有人看我吗? 童子说:这里没有人。 那人就把肩膀耷拉下来,说:既然没有人看我,我暂且休息一会儿。...
有个官员贪得无厌,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受其祸害的人不计其数。 他的朋友开他的玩笑说:看你的所作所为,将来恐怕除了干个管厕所的差事,别的就没有什么可干的了。 这个官员说:若让我管厕所,那好办。 有钱的想上厕所,我不让他上,除非他给我钱;对不想上厕所的,我则硬逼着他上,他无可奈何,还不是也得送钱给我吗?...
有个小武官夜间巡逻,碰见一个夜不归宿的人,那个人自称是书生,因为夜间听课,所以回来晚了。 小武官说:你既然是书生,那我就考考你。 书生说:好吧,请您出题。 小武官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题目来,便训斥道:算你走运,幸好我今夜没有题目。...
有个乡下人,极吝啬,但却靠吝啬富了起来。 后来他得病将死,快咽气的时候苦苦哀求妻子道:我一生苦心贪吝,断绝六亲,今得富足,死后可剥皮卖给皮匠,割肉卖给屠户,刮骨卖给漆店。 在得到妻子的应诺后,他才断气。 可是死了半天又活过来,再嘱咐妻子道:当今世情浅薄,切不可赊给他们。...
某新官赴任,问手下的官员道:做官的要领是什么? 手下官员说:一年要清,二年半清,三年便混。 新官叹了口气,说:教我如何熬到三年!...
有个人极吝啬,好吃鱼而又舍不得花钱买鱼。 每逢吃饭,他便在空盘中写一鲊(zhǎ)字,叫声鲊,便吃饭一口。 他的弟弟口吃,每逢说话,口里连叫鲊鲊鲊,这人还以为他弟弟也跟他一样,叫声鲊,吃饭一口,便大怒道:你不要吃鲊吃的得了哮喘病,还得连累我给你使钱买药。...
春秋时候,麒麟出现在鲁国的西郊,村人不知道麒麟的出现是象征吉祥,出于无知,把麒麟打死了。 孔子听说这件事后,就前去观看,看到麒麟死了,伤心地用袖子掩住脸哭泣起来。 孔子的门人恐怕老师过于悲伤,便用一些铜钱把一头牛妆饰起来,告诉孔夫子说:麒麟还活着,您就不必悲伤了。 夫子擦了下眼泪,仔细看了一下,叹了口气说:这个东西哪里是祥瑞,只不过是一个有钱的村牛罢了。...
某秀才在县衙当教师,教《千字文》时说:户封七县。 县官问为什么户封七县,秀才说:本来是八县,今被本官不才坏了一县。 县官怒,禀告州官对秀才治罪。 州官想考考这个秀才,便命他讲《禹贡》。 秀才说:禹别八州。 州官问他:为什么少了一州? 秀才答道:本是九州,今被本官坏了一州。...
东家令蒙师作篇祭文,蒙师搜索枯肠也作不出,正不知所措,情急中便骑上东家的马,跑到荒郊野外,找到一座烧瓦的窑,忙下马跑进去躲了起来。 此马徘徊踟蹰,不愿进窑,蒙师在窑中煞是着急,骂马道:你若会作祭文,便在外面站着吧,反正我是不敢出去了。...
有个人被请去做家庭教师,教小孩子的启蒙课,首先教《大学》,当讲到於戏!前王不忘这一句时,他就是照字面这么读的。 主人说:错了,於戏’应当读作呜呼’。 教师就听从了他的。 到了冬天,该教《论语》了,当读到《论语注》中的傩虽古礼,而近於(于)戏时,就把於戏读作呜呼。 主人纠正说:又错了,这里的於(于)戏’就读作於戏’。 教师怒气冲冲地告诉他的朋友说:这个东西真难伺候,只於戏’二字,从年头直与我别扭到年尾。...
有个乡下人,进城探望城里的亲家,亲家用松萝泉水泡茶招待。 乡下人喝着茶连声赞道:好!好!亲家以为他是品茶的行家,便问:亲家连声说好,是茶叶好? 还是水好? 乡下人答道:热得好!...
有个闲汉,家中甚穷。 有一天他吃糠后出门,在船上遇到大老官,大老官正在吃饭,便招呼闲汉一块吃。 闲汉说:早晨刚在家吃过狗肉,吃得过饱,有酒喝一杯还是可以的。 大老官便请他喝酒,他喝后就呕吐了。 大老官见他吐的全是糠,便问:你说吃的狗肉,怎么吐出糠来? 闲汉斜着眼睛看了好久,才说:我是吃狗的,想这狗是吃糠的。...
一群青年人在一起聚餐,有歌妓陪酒。 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唯有坐在首席的一位长者闭目叉手,端坐不看。 酒席散,歌妓向长者索要重赏,长者拂衣而起,说道:我又没看你,要什么赏钱! 歌妓用手拉着他说:看的倒也无妨,倒是闭眼的想得独狠!...
有个书生好写错别字,有一次造花名册,把陈字的阝写到右边,被官责罚,打了二十棍子。 这个书生本来愚笨,他误以为凡阝都应写在左边,后又将郑字的阝写到左边,又被官打了二十棍子。 后来有个姓聂的委托他写状子,书生大呼道:我因两耳,一连挨了四十棍子。 你那个聂(繁体为聶)字三耳,若为你写状子,岂不送了我的命!...
有个人喜欢下棋,自以为下得好,很自负。 有一次他与人较量,连输三局。 后来有人问他:前天你与某人较棋几局? 他说:三局。 又问:胜负如何? 他说:第一局我不曾赢; 第二局他不曾赢;第三局我要和,他不肯,罢了。...
有个商人,为他的妻子谈起他做买卖跑江湖时的所见所闻时说:过了黄牛硖,蚊虫大如鸭;过了铁牛河,蚊虫大如鹅。 他妻子说:你怎么不带一些回来煮着吃? 商人说:它不来吃我也就够了,我怎敢想去吃它?...
有个主人用藕招待客人,却专用藕梢,而把大段的好藕留在厨房里,自家食用。 客人发现了这个秘密,便对主人说:我常读的诗中有这么两句: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 ’我过去一直怀疑,藕哪有像船这般大的? 可今天我信了。 主人说:为什么? 客人说:你看,我们吃的藕,藕梢已到此,藕头尚在厨房中,这还不是藕如船吗?...
某甲与某乙各带资本,一块出外做买卖。 离开家几天之后,走到一偏僻地方,某甲遂起谋财害命之心,将某乙打死,取了他的资本,一人做买卖去了。 不久某甲赚了钱回来,向某乙的家里人说:某乙不幸病死。 某乙的家人信以为真。 后来,某甲又娶了某乙的妻子。 谁知某乙并没有死,当时他被打死,后又活转过来。 他在外地把伤养好,回到家乡,向官府控告某甲图财害命,强娶他的妻子。 谁知官府将某乙判为诬告。 批状上说:既然说是打死,为什么还活着? 娶妻要花财礼,怎么说是强娶?...
一只鹞子追一只麻雀,麻雀飞入一个和尚的袖子里藏起来。 和尚用手把麻雀握住,说:阿弥陀佛,我今日有肉吃了。 麻雀闭目不动。 和尚以为麻雀死了,便放开手,手一放开麻雀就飞走了。 和尚说:阿弥陀佛,我放生了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