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画家音乐家|
毫无疑问,如果有一个名字几乎与音乐本身成了同义语,那就应当是“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诞生在德国波恩的一个音乐家庭,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在当地的宫廷乐团供职。父亲是一位宫廷歌手,喜怒无常,嗜酒如命。母亲是女仆,温和善良,终日辛劳,对粗暴乖戾的丈夫更是无可奈何。贝多芬幼年时其音乐才能便崭露头角,为了要把贝多芬训练成第二个莫扎特式的神童,成为自己的摇钱树,这位父亲不惜以种种残酷的体罚手段强令儿子就范。他常常让4岁的贝多芬连续四个小时练琴,甚至深夜将睡梦中的孩子拉起来强行训练。虽然贝多芬在8岁时就已能够在音乐会上演奏并开始尝试作曲,但他在这段时期所受的音乐教育却一直缺乏系统,散乱无章。
贝多芬6岁时,曾在维也纳遇到过著名的前辈莫扎特,他的才能受到了莫扎特的注意。9岁时,贝多芬投师管风琴师、作曲家聂费。聂费是贝多芬遇到的第一位真正的教师,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视野,引导贝多芬熟悉热爱德国古典艺术的优秀传统。在聂费指导下,贝多芬掌握了作曲技术,并在他帮助下发表了第一部作品。由于家境日窘,贝多芬很小就开始自食其力。11岁时在宫廷礼拜堂担任了聂费老师的助手。
1787年,17岁的贝多芬前往维也纳向莫扎特求教。莫扎特对年轻的贝多芬进行了考试,让贝多芬根据自己指定的音乐主题在钢琴上即兴作曲。曲犹未了,莫扎特便兴奋地对周围的人们说:“大家注意这位青年,他将继我之后使整个世界谈论他。”不幸的是,贝多芬不久接到了母亲的死讯,只好赶回波恩。及他日后再次来到维也纳时,莫扎特已经离开了人间。由于家境贫困,早年失学,贝多芬坚持读书自学以补不足。他自修古文、新闻、历史文献和文艺著作,从荷马、莎士比亚直到席勒、歌德,几乎无不认真研究,并且在波恩大学旁听哲学系的课程。贝多芬的民主思想在法国大革命前就已经确立,在革命年代中成长得尤其迅速。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候,消息传来,贝多芬在日记中写道:“要热爱自由胜过其他一切――即使在君王面前也永远不肯背弃真理。”
1792年11月,当战事蔓延到波恩时,贝多芬离开了故乡,准备前往维也纳投师学习。因为莫扎特已然作古,于是便改从海顿。海顿固然很珍视这位青年的才能,但却难能容忍他的革新精神,可惜这段师生情谊未能长久。贝多芬的创作成熟过程表面上显得相当缓慢,但是却非常的扎实稳固。他在波恩时期的创作,大抵还是一些小型乐曲和歌曲。贝多芬30岁时才得以演奏他的《第一交响曲》,而莫扎特在这个年龄时则已经拥有40部左右交响曲了。贝多芬来到维也纳的最初10年间的主要作品有:《悲怆》、《月光》等钢琴奏鸣曲、《第二钢琴协奏曲》等。
1802――1812年是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时期。
从1796年起,贝多芬就感到自己的听觉日渐衰退,但他长期不敢面对这一残酷的事实。他在给一位医生朋友的信中写道:“我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两年来我一直躲避着一切交际,因为我不能与人交谈,更不能告诉别人我是聋子。假使我干别的工作,也许我还能忍耐。”他精神沮丧,甚至想到过自杀,还写好了遗嘱。但是他终于战胜了个人的不幸。对于生活与艺术的热爱以及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坚定了他对生活的信念。正是在个人精神痛苦发展到极端的时刻,他及时克服了它。他说:“是艺术,正是艺术留住了我。在我把我感到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决不能离开这个世界。”他勇敢地向命运提出了挑战:“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这是贝多芬写给朋友信中的一句话,同时也成为他一生的誓言。他振奋精神,拿起笔来,于1804年写下了《第三(英雄)交响曲》这一充满战斗的乐观精神的不朽作品。
这部作品最初是题献给拿破仑的,贝多芬本打算通过法国驻维也纳的公使将乐谱转交给那位法国大革命时革命军队的统帅。就在这时,拿破仑背叛了革命而称帝,并与反动教会缔结了联盟。这一消息使贝多芬勃然大怒,他喊道:“他也不过是个庸人。现在他竟要践踏人民的权利,只顾自己的野心;竟要高踞在别人之上变成暴君!”于是,他将原来的题献擦掉,改为“献给一个伟大的英雄”。
这首交响曲成为贝多芬精神转变的一个标志,并且也成为他的创作成熟时期的开端。他的许多其他优秀作品,如第四至第八交响曲,第四、五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爱格蒙特》序曲,钢琴奏鸣曲《黎明》、《热情》等等,都是这一时期中写成的。这些作品思想深刻,结构宏伟,形式多样,充满了为美好理想斗争的英雄气概和对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这些作品正是那个风起云涌时代的生动写照。
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刚写好不久,发生了一件令他极为气愤的事情。这是1807年,贝多芬正住在维也纳李希诺夫斯基公爵家中。一天,公爵家里来了一大批客人,他们都是当时拿破仑派驻占领维也纳的法国军官。公爵想请客人们听音乐,就派人去请贝多芬,但未向贝多芬说明情况。贝多芬不明就里,带着自己新写完的《热情奏鸣曲》兴致勃勃地赶来。进客厅一看,竟是一帮占领军,贝多芬当即就拒绝了公爵的要求。公爵恼羞成怒,竟然板着面孔对贝多芬下了演奏的命令。贝多芬为李希诺夫斯基的无耻卖国行径愤怒到极点,他不顾夜中的滂沱大雨拿起乐谱忿然离去,并把公爵以前送他的一尊胸像摔了个粉碎。第二天,公爵接到了这样一封信:“公爵!您之所以成为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则全靠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还有的是,而我贝多芬却永远只有一个!”如今,这份被雨淋过的《热情奏鸣曲》手稿一直保存在巴黎音乐学院图书馆,供人们瞻仰。在贝多芬一生中,还有许多事例反映着他对封建权贵的蔑视。
1812年,贝多芬和著名诗人歌德同在一处避暑。歌德比贝多芬年长20多岁,贝多芬对他十分尊重。贝多芬曾对别人说:“歌德和席勒,是我在奥西安和荷马之外最心爱的诗人。”一天,他们一同出去散步,正巧一队王公命妇的马车从旁经过。歌德立刻退立路边,谦恭地向这些贵族施礼。贝多芬却连看也不看他们一眼,继续大步向前。人们议论说:“贝多芬和歌德这两位大师,只有当他们在一起时,才能比较出哪一位更伟大。”贝多芬一生中的最后几年,正是梅特涅反动统治非常猖獗的黑暗时期。
居住在欧洲反动势力堡垒维也纳的贝多芬,面对着法国大革命的理想与成果已被反动势力摧毁的严酷现实,毫不气馁,坚持斗争。他时常冒着被捕的危险,公开发表共和民主的主张。他愤怒地咒骂奥国皇帝说:“像这个家伙,首先应该把他吊在第一棵树上!”为了表达自己对民主共和必胜的信念,他写了《第九(合唱)交响曲》这一部光辉巨著。交响曲原来都是纯器乐的,为了更清楚、更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贝多芬在这部作品的末乐章用了合唱这种声乐形式。歌词选自席勒的著名诗篇《欢乐颂》:
“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我们心中充满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你的力量能使人们消除一切分歧,在你光辉照耀下面,人们团结成兄弟。”
1824年5月7日这部交响曲首次在维也纳公演,获得了巨大成功。当已经全聋的作曲家被人领到台前谢幕时,他并没有听到人们如雷的欢呼,但他看到了群情激奋的场面,而且他一定从这个场面中理解了人们对他音乐的无限爱戴和对于民主理想的热切向往。
尽管贝多芬的艺术成就如日中天,但仍未能幸免于晚年的凄凉悲苦。有一次,贝多芬从乡村回家,为了省钱,雇了一辆没篷的马车,受寒之后,转成肺炎,终于在1827年3月26日于维也纳去世。他瞑目的时刻,身旁没有一个亲人。但是三天以后举行葬礼时,却有两万余群众护送他的棺柩。
贝多芬离去了,但他的音乐却永远流传在全世界各国人民心中。他作为一个伟大历史人物的光辉形象,已深深印在人们的脑海里,为全世界人民引为自豪;他为全人类的进步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音乐将永远引导人们热爱生活、热爱真理,永远鼓舞人们为美好的理想做不屈不挠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