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晓-精打细算的母亲 教我乐观积极地生活

|思想家|教育家|

如今,父母都是九旬老人,依然相依相伴。有时候,母亲生病住院,父亲在家里常常六神无主,总念叨着要去医院看望。有时候,父亲生病住院,往往住不安稳,时常惦记着母亲。当两个老人团聚在一起的时候,母亲会靠在父亲身边轻轻地聊天,甚至和父亲头顶着头说话,那亲昵的劲儿不亚于年轻的恋人。父亲生病经常躺在床上,我每次回家看他,他总会催促我说:“去和你妈说说话,你妈对咱家有大恩。”
  我一直好奇,继母曾经是烟台郊区一个富裕家庭的大家闺秀,嫁给一个带着三个孩子的普通工人,会不会感到委屈?在一次聊天时,继母坦然回答了我的疑问,说她初来青岛的生活也是动荡不安的,走进我们的家才安定下来,苦日子不可怕,好好过就会好起来。每个月收入多少,开支多少,存款多少,她与父亲都有细致的计划。我想起来了,我1978年调入北京工作时,大部分工资还是照例寄给父母的。1981年结婚时,自己手头的存款仅100元,而父母汇来1500元,在当时简直是一笔巨款。这就是父母精打细算统筹安排的结果。
  住在家里的日子,我发现继母几乎成了父亲的保健医生。因为父亲有糖尿病,继母每天给父亲打四次胰岛素针,动作不仅非常熟练,而且十分轻柔。父亲记忆力有些衰退,需要吃什么药难以记清楚,继母几乎天天为父亲配药,提醒父亲按时服药。
  与继母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她的手很少闲着。比如报纸或礼品盒里经常夹杂一些广告纸,她就随手折叠成一个个纸盒,成为我们家聚餐时人手一个的小巧垃圾盒。
  最让我惊讶的是,继母年过九旬,仍然每天坚持看报看电视新闻,有些重要新闻竟然是她最先告诉我的,还经常发表评论,给我一些建议。每逢此时,我颇为感慨,父母都是生活在最底层的老百姓啊,他们历经艰难困苦,却如此顽强而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父母是我们真正的人生榜样啊!
  正是因为父母的善良与勤俭,我们兄妹三人都孝敬父母待人宽厚。只不过,我的教育专著是写出来的,而父母的教育实践是做出来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