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祸于人】――曹操借头息众怨

此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十七回“袁公路大会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

曹兵17万人每日耗费粮食量浩大,诸郡又连年饥荒干旱,接济不上。曹操想催促军队速战速决,李丰等却闭门不出。曹军相持了一个多月后,粮食将要用完,只得写信给孙策求救,借了粮米十万斛,仍不能满足支配。

一天,管粮官任峻部下的仓官王垕前往禀报曹操说:“如今兵多粮少,应当怎么办?”曹操回答说:“可以用小斛分发军粮,暂且救一时之急吧!”王说:“兵士倘若怪怨起来该如何是好?”曹操说:“这你不用管,我自有办法。”

王依照曹操命令,以小斛分发军粮。曹操暗中派人到各营寨去听风声,各营寨怨声载道,都说丞相欺骗了大家。曹操于是密召王入帐,对他说:“我想向你借一件东西,以此息众怒,你可不要吝惜。”王说:“丞相想借什么东西?”曹操说:“我想借你头用以示众!”王大惊失色,说:“我实在无罪!”曹操说:“吾也知道你无罪,但是如不杀你,军心就难以稳定。你死后,你的妻子儿女我会为你照顾,你就不必多虑了。”王再想申辩时,曹操早就呼喊出刀斧手,推出门外一刀斩罢;然后把王人头悬挂在高杆上面,并贴出告示:“王故意用小斛散发粮米,盗窃官粮,谨按军法,斩头示众。”于是众怨开始缓解。

[评析]

曹操为了应付缺粮问题,决定让王垕以小斛散粮,后来激起众怨,却又陰险地向主管散粮的军吏王借头,嫁祸于人,以平息众怨。这样通过故意伤害别人的利益,博得大多数士兵的同情,让士兵在心理上认为曹操无过,从而通过此计,把士兵由于小斛散粮对曹操的怨恨,转化为对王垕个人的怨恨,转移了士兵的注意力,达到了平息众怨的目的。嫁祸于人有两种,一种是自己有祸,转嫁他人,使自己逃脱罪责,转嫁给自己的仇人则是一箭双雕。另一种是自己无祸,而欲加罪于自己的仇人,故意制造一些罪名转嫁到仇人的头上,这又类似于“借刀杀人”。

嫁祸于人之例说——武则天杀女害皇后

朝廷,是君臣斗法的场所;后宫,则是嫔妃争宠的地方。一旦得宠,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荣华富贵接踵而至;一旦失宠,轻则不见君面,与荣华富贵无缘,重则打入冷宫,祸及族人。所以,古代后宫的嫔妃,都豁出命来争宠,并且不择手段。

唐高宗上台后,不忘旧日恋情,从尼姑庵中接回武则天,封为昭仪,位在皇后之下,众妃之上。

 

开始,武则天知道自己地位不稳,于是对王皇后百般奉迎。但等到她慢慢收买了部分宫女,特别是为高宗生下一个俊俏伶俐的女孩之后,便开始了自己夺皇后之位的步骤。

首先,她用重金买通了皇后身边的宫女,负责向她报告皇后的一言一行。她利用皇后的某些言行,在高宗耳旁进谗言。有些话和事,高宗原本不信,可当与皇后身边宫女核对时,却一模一样。这样,高宗对王皇后就渐渐冷淡了。

第一步成功,武则天开始了第二步。她明白,没有大错,是不能废立皇后的。她在等待时机。

这一天,机会终于来了。王皇后见高宗久已不到自己宫中,却夜夜泡在武昭仪宫中,想去打听点口风,这天下午便来到武则天房里。武则天假装亲热,与王皇后闲聊,过了一会儿,瞅机会告诉宫女,把小公主抱来。

孩子长得伶俐可爱,王皇后又久无子女,一见自然十分喜欢,忙逗引着小孩子玩。等孩子睡了,才起身离去。

武则天送王皇后走后,来到女儿床前,她要施展计谋,扼死亲生女来陷害王皇后。手伸到女儿脖颈上,看着那柔嫩的小脖子,自己又下不了手。但是,失去这天赐良机,自己可能一辈子做个昭仪,甚至失宠后连昭仪也保不住。想到这里,她牙一咬,心一狠,双手向女儿脖子扼去。小孩子哭都没哭出来,蹬了几下腿,就不动了。武则天忙把小孩儿放好,盖上被子,像睡熟了一般。自己急速脱身,到花园中去了。

高宗一回昭仪宫,按往日的习惯,先到小女床边去逗爱女玩。武则天也摸准了这点儿,所以估摸高宗快回来了,就早把小孩逗醒,以讨高宗欢心。这次高宗回宫,既不见武则天来迎,又见小女正睡着,心中生疑,环视四周一圈,便到小女床边坐下。仔细一瞧,却见女儿脸色发青,掀开被子一看,女儿脖子上还 有掐过的手印。搭手一摸,尸体早已僵硬了。高宗大怒,高喊“来人”。宫女太监闻声赶来,围了一圈儿。大家见状,又惊又怕。高宗忙问:“昭仪呢?”听宫女说在后花园,忙派人去传。

武则天装作惊慌赶来,抱着女儿大哭,呼天抢地地骂“不知谁这般没良心”,一句话提醒了高宗,忙问下午有谁来过。宫女如实禀报说王皇后来过。高宗把桌子一拍,忙叫人去传。

王皇后到来,又惊又怕,有口难辩。高宗盛怒之下,废了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从此,武则天又加快了她独揽皇权的政治步骤。

 

武则天利用人们“狼也不吃亲崽”的思维定势,自己扼死亲女,顺理成章地把罪名栽在皇后身上,轻而易举地夺到了皇后宝位。

嫁祸于人之例说——李林甫奸计除政敌

唐玄宗时,有李适之和李林甫两位宰相共同辅政。二人面和心不和,互相倾轧,互相争斗,但表面上还 很客气。

唐玄宗荒于酒色,穷奢极欲,弄得国库日见空虚,满朝文武都很着急,日夜思谋开源节流之计。最后,皇上也感觉到了财政威胁,下诏让两位宰相想办法。

形势所迫,二人都很着急。但李林甫最关心的却是如何斗倒政敌,独揽大权。看着李适之像热锅上的蚂蚁,李林甫生出一条毒计来。

散朝之后,二人闲扯,李林甫装作无意中说出华山藏金的消息。他看到李适之眼睛一亮,知道目的达到了,便岔开话题说别的。

李适之果然中计,忙不迭回家,洗手磨墨写起奏章来,陈述了一番开采华山金矿、以应国库急用的主张。

唐玄宗一见奏章大喜,忙召李林甫来商议定夺。李林甫看了奏章,装出欲言又止的样子:“这个——”玄宗急催:“有话快讲!”李林甫压低了声音装作神秘地说:“华山有金谁不知?只是这华山是皇家龙脉所在,一旦开矿破了风水,国祚难测,那——”“噢,”玄宗听罢一激灵,“是这样。”即而点头沉思。那时,风水之说正盛行,认为风水龙脉可泽及子孙,保佑国运。今听得李适之出了这样的馊主意,玄宗心中当然不高兴。李林甫见有机可乘,忙说:“听人讲,李适之常在背后议论皇上的生活末节,颇有微辞,说不定,这个开矿破风水的主意是他有意——”“别说了!”玄宗心烦意乱,拂袖到后宫去了。李林甫见目的达到,心中暗喜,点着头走了。

自此,玄宗见了李适之就觉得不顺眼,最后找了个过错,把他开革了。朝廷实权,便落在了李林甫手中。

嫁祸于人之例说——简氏揭露外商奸计

1903年,英美两国烟商合办的英美烟草公司,在上海设立卷烟厂,生产出的“大英”、“老刀”、“三炮台”等洋烟源源倾销中国市场。别说上海,就连大江南北各个商行、店铺,都陈设专柜,销售此类洋烟。

英美烟商正踌躇满志时,殊料爱国华侨简照南、简五阶兄弟创办的南洋烟草公司异军突起。南洋烟草以它的物美价廉开始一步步击败“大英”、“老刀”、“三炮台”。

英美烟商恼羞成怒,酝酿出一条毒计:把水搅浑,让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产品乖乖退出市场!

他们派人四处活动,暗暗地从市场整箱整箱地套购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生产的香烟,然后将这大批香烟堆在仓库的陰暗角落并淋上水。几天后,这批烟草发霉了,散发出阵阵异样的怪味。接着,英美烟商将这一箱箱霉烟抛向市场,他们操纵的爪牙抢购后纷纷上报馆反映。一时,国内舆论哗然,大有淹没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之势。

简氏兄弟针对英美烟“浑水摸鱼”之计,毅然决定:查出“霉烟”,澄清“浑水”。行动在秘密地进行,一些经销霉烟的商人也终于向简氏兄弟暗暗传递消息。

几天后,几家报纸在显著的地位刊出《南洋“霉烟”究竟是哪里来的?》一文,详细地揭露了英美烟商的奸计。

差不多在同时,在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新生产出投放市场的香烟盒上,他们一律印上“振兴国货”的醒目字样,并飞速送往北京国货展览会陈列。南洋烟草质量上乘,展览会上传出一片赞扬声。英美烟商则气得吹胡子瞪眼睛,他们企图垄断中国香烟市场的陰谋被粉碎了。

嫁祸于人之例说——日本炸死张作霖嫁祸于人1928年6月4日清晨,张作霖所乘的专列在皇姑屯附近被炸。一度以中华民国海陆军大元帅自称的风云人物张作霖身负重伤,折断一臂,张作霖从被炸毁的车厢里被抬出来后,急返大帅府。虽经立即抢救,终因伤势过重于当日上午去世。这就是当时震惊中外的皇姑屯炸车事件。

1928年初,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就奉命策划暗杀张作霖计划。最后选定皇姑屯附近的京奉、南满铁路交叉点。这个交叉点奉军的岗哨警卫松懈。而且负责桥上守备任务的正是东宫铁男大尉的部队,对于掩护和接应爆破行动有许多便利条件。此外,东宫的守备队哨所与奉天城内的关东军司令部有军用电话相通,河本可以直接指挥现场行动。

确定地点后,营野大尉精确计算进行爆破所需的炸药。可是如何把炸药运到爆破地点,这是个棘手的问题。河本在多次侦察地形时偶然发现了一个情况,原来在京奉、南满两路交叉点的跨线桥桥墩前15米远的路轨旁边,排列着几十个沙袋,他又看到距此200米远的南面高粱地中,有一间关东军守备队的哨舍,河本想出了偷梁换柱的计策。他让守备队长东宫大尉把沙袋里的沙偷偷换成炸药,炸药的引爆装置就设在那间200米外的守备队哨舍里。为了万无一失,特意安装了两个起爆按钮,连接在通往炸药袋的电线上。另外河本还 指示东宫大尉组织突击队,一旦张作霖伤而未死,准备在列车遇炸的混乱时刻,乘机冲上列车把张作霖杀死。这样,河本已殚精竭虑,布成了谋杀张作霖的“必死之阵”。

河本不仅布下了谋杀张作霖的必死之阵,为了逃避罪责,嫁祸于人,还 在炸车事件发生前后故意大摆疑阵,企图把水搅混,转移世人视线。河本在奉天找了三个吸毒的无赖充当这次炸车事件的替死鬼。

6月3日凌晨,在北京的竹下义晴武官在车站匆匆送走张作霖后,立即用暗号给河本拍发电报:“三日,午前一时十五分,特别列车从北京发车,‘那个人’在第八号车厢”。竹下的电报像是一道行动命令,立即启动了河本计划的整个机器。京奉沿线的情报人员也都陆续电告张作霖专车的通过时间。6月4日清晨4点来钟,已经确认张作霖乘坐的专列离开了距奉天仅60公里的新民车站,5时18分驶过皇姑屯车站,这里距离终点奉天车站只有10分钟路程,列车速度降低为每小时10公里左右。早已接到河本命令的东宫大尉,这时紧张地站在铁路边。5时20分,随着铁轨的颤动声远远望见一条黑色长龙亮着前灯徐徐驶来,东宫叫了声“来了!”举手一挥,埋伏在路边高粱地里的十余名突击队员立即散开隐蔽。东宫急忙跑进哨舍,把手指放在起爆按钮上,屏息注视着迫近的列车,好容易等到第七节车厢进入爆破地点,便用力按下按钮!说时迟那时快,旁边的神田中尉已经按下备用按钮,顿时轰隆一声,鲜红的火焰随着巨响冲向天空。东宫注视着被烈火包围着的车厢,断定张作霖已经丧命,认为没有必要再使用突击队,于是立即下令总撤退。东宫大尉完成了爆破任务,马上命令部下卷收引爆用的电线。部下退去后,他还 沉着地用长靴的靴底仔细撩起被电线压倒的野草,直到完全消除了电线留下的痕迹,才从容不迫地离开现场,去向河本复命。

此后,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照搬皇姑屯炸死张作霖的嫁祸于人的手法,又于1931年9月18日夜,袭击沈陽城外文官屯南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随即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命关东军进攻沈陽,开始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

嫁祸于人之例说——自由女神险遭拍卖

1985年以前,因纽约的自由女神脚下的一条输水管道年久失修而漏水,联邦政府因此对泽西城欠下了近百万美元的水费债务。联邦政府既不修水管也不偿债。泽西城多次交涉却连连碰壁。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泽西城政府声称要拍卖自由女神像,因为这是联邦政府在泽西城的惟一财产。联邦政府理屈词穷,绞尽脑汁想出了一条办法。他们告诫泽西城政府:美国人拍卖自由女神就是拍卖自己的祖母!是让全美国在世界出丑的蠢事!由于这一巧妙的比喻,使泽西城政府无法再提拍卖之事,这才没有让自由女神登上充满铜臭的拍卖场。本来拍卖自由女神对联邦政府来说是一个难堪的事情,但联邦政府将这个“祸”转嫁到泽西城的头上,巧妙脱身。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过:“比喻是天才的标志。”说理中,巧妙地比喻可以生动地表情达意,增强说理之力量。

嫁祸于人之例说——拿破仑挑唆俄国斗英国

拿破仑在漫长的战争中,最主要的敌人是控制海上霸权的英国,因而他总把争取东方的农奴制沙俄帝国作为他外交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

拿破仑上台不久,就利用俄国同英、奥的矛盾,寻求同俄国接近的途径。他在意大利战场上同奥地利进行军事较量的同时,密切注视着俄、英两国为争夺马耳他而造成的严重对立,决计利用他们之间的利害冲突进行分化瓦解。1800年7月,拿破仑采取了一项重大的外交步骤。他通过外交部长塔列朗给沙俄政府一封信,表示法国可以立即和无条件地将6000名俄国战俘连同他们的所有军旗送回俄国,并宣布为每个战俘配备新武器和发给新军服。接着,拿破仑又给沙皇保罗写第二封信,重申法国抗击英国保卫马耳他的决心。

在拿破仑的不断拉拢下,沙皇保罗一世态度迅速改变。他在登基谕告中曾经声称,要用一切手段推翻“狂暴的法兰西共和国”,并曾是欧洲封建干涉主义的主要鼓吹者与积极参加者。现在,他咒骂的拿破仑如此“友好”地对待俄国战俘并表示要保卫马耳他不受英国侵犯,而自己的盟友英国却“背信弃义”,把原由沙俄控制的马耳他据为已有。于是,保罗一世决定与法国建立友好关系,放弃干涉法国内政的政策,表示法俄两大强国协调起来,就能对其它地区发生有益影响,建议法国在英国沿岸采取措施。保罗一世宣布对英国所有船舶的封港令,驱逐路易十八,派使者到巴黎签订和约和商讨成立法俄联盟事宜。沙皇甚至计划与法国联合,把英国人赶出印度。

拿破仑面对强大的反法联盟,仅仅依靠军事手段来解除困境自然是不行的。还 要通过政治或外交手段分化瓦解敌人营垒,化敌人营垒中的主要成员为自己的盟友,这就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拿破仑抓住俄英矛盾的要害——马耳他问题作文章,拉拢俄国同法国接近,借以孤立和打击英国,确属上策。

嫁祸于人之例说——密特朗被迫退让

1959年10月15日夜,密特朗在巴黎天文台公园遭到一伙人开槍袭击。这就是当时轰动的天文台公园事件。新闻界和几乎所有的左翼组织都行动起来,慰问密特朗,反对“法西斯主义”的暴行。但事隔不久,10月22日,凶手佩斯盖突然露面,作口供申明这是一次应密特朗本人要求而策划的行动。转眼间,密特朗从一个无辜的被害者变成了骗人的肇事者。一时间乌云压顶,谩骂声、讥笑声、责问声像狂风暴雨般向密特朗袭来。在任总理米歇尔·德勃雷为此建议取消密特朗的参议员资格。而当时密特朗却既不申辩,也不反击,他认为,对于这种经过周密策划的栽赃陷害,最好的办法是不予置理。

密特朗压抑着自己的愤怒,决定暂时隐退,以退为进。平日,他埋头读书,专心写作。清晨,他去朗德树林散步,呼吸那清爽而新鲜的空气,欣赏一番茂密翠绿的田野。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使他忘掉了萦绕在心头的忧愁和烦恼。1960年春,他到国外作了一次旅行,到过中国、美国和伊朗等国家。在中国,他参观游览了不少城市,记下了许多见闻。回国后,于1961年发表了专门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所发生的重大变化的专著《中国面临挑战》。该书的出版,赢得了不少读者的欣赏,密特朗的名字又重新在法国社会上传扬。在1962年11月2日的立法选举中,他东山再起,终于击败戴高乐派在涅夫勒省的保卫新共和联盟的竞选人让·塔耶尔,再次当选为国民议会议员。

政敌为了陷害密特朗,设置圈套,有意栽赃,使其有口难辩。密特朗以退为进,转移人们对此事的注意力,让它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淡忘,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伺机复出。密特朗正是采取这一计谋击败了对手。

嫁祸于人之例说——斯大林识破祸水东移计

1938年,欧洲大陆风云变幻,战争危机日益临近。希特勒一面大肆叫嚣消灭社会主义苏联,一面又加紧准备,首先向西方侵略扩张。面对法西斯德国咄咄逼人的气势,英、法等国一味退让,他们不做抗击德国的准备,却企图诱使希特勒向东进攻苏联,以待苏、德战争两败俱伤,他们则坐收渔翁之利。这就是臭名昭著的“祸水东引”政策。为此,英、法卑劣地屈从法西斯德国,签订了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的《慕尼黑协定》,肢解了捷克斯洛伐克。

苏联此时面临着极为严峻的环境。苏联党看到英、法政府一意孤行地要把德国推向侵略苏联的道路,如果再要同英、法结盟共抗德国绝无可能。而苏联要与德国单独作战,在目前的情形下将付出惨重的代价。斯大林周密地分析了国际形势,他看到,尽管希特勒无比仇视苏联政权,但他却不敢冒首先进攻苏联的危险,希特勒的算盘是先向西方扩张,击败法、英,统治整个西欧,然后再掉转头向东方进攻。面对苏联国家安全和利益受到重大威胁,面对英、法政府的险恶用心,斯大林和苏联党决定利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矛盾,使苏联摆脱严重困境和危险。

恰在这时,希特勒已决定实施侵略波兰的“白色方案”;同时,他也得知莫斯科正在举行英、法、苏三国谈判。希特勒深感忧虑,他害怕一旦英、法、苏三国结盟,他将在未来战争中处于两面夹击的境况,而且他也难以实行他的“白色方案”。因此,希特勒在1935年5月到8月间一再通过他的外交部长向苏联政府表示,德国无意入侵苏联,希望改善苏、德关系,使苏、德关系“安定化、正常化”。到了8月20日,希特勒已经急不可耐,因为9月1日就是德国向波兰动手的日子。希特勒直接电告斯大林,要求苏联同意里宾特洛甫赴苏会谈签约。就在这不久以前,日本在远东地区挑起诺门坎事件,向苏联发动进攻;而德、日两个法西斯又在谈判结成军事同盟,苏联有腹背受敌的现实危险。在种种危机下,苏联政府终于做了重大决策:同意里宾特洛甫前来莫斯科。

1939年8月:2日,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带着希特勒亲笔签字的全权证书,拥有同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一经签字便立即生效的大权,飞抵莫斯科,同斯大林和莫洛托夫举行会谈。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正式签订。条约规定;条约缔结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施用武力,进行侵犯和攻击;缔约双方之一,如与第三国交战,另一缔约国决不支持第三国;缔约国双方决不参加任何直接、间接反对另一缔约国的国家集团。条约规定有效期为10年。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宣告了英、法纵容德国祸水东引政策的彻底破产,苏联避免了单独与德国作战,反而爆发了英法与德国之间的战争。英、法两国怂恿德国侵略,自食恶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英国首相邱吉尔曾大加称赞苏联这一政治外交策略,说这是英、法外交政策和外交手段的“绝顶失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