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盗龙

种类:|蜥臀类|兽脚亚目| 习性:|食肉|

时期:|白垩纪| 环境:|陆地| 区域:|亚洲|

简介

伶迅猛龙,(学名:Velociraptor)又译伶盗龙、速龙,在拉丁文意为“敏捷的盗贼”,是一种蜥臀目兽脚亚目驰龙科恐龙,大约生活于8300 至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迅猛龙的模式种为蒙古伶盗龙(V. mongoliensis),也是唯一确定的已知种,但过去曾经有其他的种。迅猛龙的化石发现于蒙古及中国内蒙古等地。迅猛龙的体型接近火鸡的大小,小于其他的驰龙科恐龙,例如恐爪龙与阿基里斯龙,但它们之间仍有许多相同的生理特征。迅猛龙是种二足、肉食性的有羽毛恐龙,具有长而坚挺的尾巴,双脚的第二脚趾具有大型的镰刀状趾爪,这些趾爪被认为用来杀死它们的猎物。迅猛龙与其他驰龙科的差别在于长而低矮的头颅骨,以及朝上微翘的口鼻部。迅猛龙是最广受一般大众熟悉的恐龙之一。
 

档案

中文学名:伶盗龙
拉丁学名:Velociraptor
别    称:迅猛龙、快盗龙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蜥形纲
亚    纲:双孔亚纲
目:蜥臀目
亚    目:兽脚亚目
科:驰龙科
亚    科:伶盗龙亚科
属:伶盗龙属
分布区域:蒙古,内蒙古
 
 
伶盗龙是一种中型驰龙类,成年个体身长估计约2.07米,臀部高约0.5米。与其他驰龙类相比,伶盗龙具有相当长的头颅骨,长达25厘米;口鼻部向上翘起,使得上侧有凹面,下侧有凸面。它们的嘴部有26到28颗牙齿,牙齿间隔宽,牙齿后侧有明显锯齿边缘,这特征证明它们可能是活跃的捕食动物,可以捕食行动迅速的猎物。 [1-2] 
类似其他驰龙类,伶盗龙具有大型手部,在结构与灵活性上类似现代鸟类的翅膀骨头。手部有三根锋利且大幅弯曲的指爪,第二指爪是当中最长的一根,而第一根指爪是最短的。伶盗龙的腕部骨头结构可以作出往内转、以及向内抓握的动作,而非向下抓握。 [3] 
如同其他的兽脚类恐龙,伶盗龙的第一根脚趾是小型的上爪。但与其它以三根脚趾行走的兽脚类恐龙相比,伶盗龙只依靠后肢的第三、四趾行走,驰龙类都是以这种方式行走。伶盗龙的第二脚趾可以向上、向后收起离开地面,上有大型、镰刀状的趾爪,这是它们著名的重要原因,也是驰龙科与伤齿龙科的典型特征。这个大型趾爪的外缘长度可达6.5厘米,是可怕的攻击武器,可能用来撕开猎物。
伶盗龙尾椎上侧的前关节突,以及骨化的肌腱,使它们的尾巴坚挺。前关节突开始于第10节尾椎,往前突出,支撑前面4到10根其他的脊椎,数量依所在位置而定。这些结构使得整个尾巴在垂直方向几乎不能弯曲,但一个伶盗龙标本保存了完整的尾巴骨头,这些骨头以S状水平弯曲,显示尾巴在水平方向有良好的运动灵活性。这样的尾巴可以帮助伶盗龙在高速奔跑时保持平衡和灵活转向,也说明了伶盗龙是出色的奔跑者。
在2007年,古生物学家爱伦·特纳(Alan Turner)、彼得·马克维奇(Peter Makovicky)、马克·诺瑞尔(Mark Norell)以及他们的同僚宣称在一个来自于蒙古的伶盗龙化石的前臂发现了羽茎瘤(Quill knobs),确定伶盗龙具有羽毛。

猎食行为
发现于1971年的化石标本“搏斗中的恐龙”,保存了伶盗龙和原角龙搏斗的情形,这提供了伶盗龙是活跃的捕食动物以及其捕食方式的直接证据。当这个标本被发现时,过去一度有假设认为这两只恐龙是被淹死的。但因为这个标本是在古代沙丘沉积物所发现的,所以的看法是这两只动物是被掩埋在沙地中的,原因可能是沙丘倒塌,或者是沙尘暴。从两只动物的姿态显示,掩埋过程应该非常快速。原角龙的前肢与后肢都遗失了,可能是被其他食腐动物吞食了。在2011年,科学家比较恐龙、现代鸟类与爬行动物的巩膜环大小,提出伶盗龙是夜行性动物,而原角龙可能属于无定时活跃性的动物,觅食、移动行为跟白天黑夜没有正相关,只休息短暂时间。著名的原角龙、伶盗龙打斗化石,可能是发生在夜间或光线昏暗的清晨、黄昏。
恐爪龙是另一种和伶盗龙关系密切的恐龙,恐爪龙的化石通常是成群被发现的。此外,恐爪龙的化石偶尔与腱龙(一种大型草食恐龙)一起被发现,这样就说明恐爪龙可能是团队合作狩猎的捕食动物。唯一的驰龙科集体行动证据,是个发现于中国的足迹化石,共有六个大型动物所留下,但仍没有证据显示它们有集体猎食行为。不过,虽然在蒙古发现了许多伶盗龙和其他驰龙科的化石,但是没有发现过成群的化石,所以还没有化石证据可以证明伶盗龙是群体狩猎的。伶盗龙也通常被认为是成群狩猎的捕食动物,如同电影《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所呈现的,但没有足够证据支持驰龙科与伶盗龙有集体猎食行为。驰龙类的集体猎食理论,是根据数个恐爪龙化石围绕在一个腱龙化石,还没有其他驰龙类被发现类似的化石证据。
在2011年的一项恐爪龙下目趾爪研究,比对不同恐爪龙类、现代鸟类的脚掌结构、趾爪形状,根据这些现代鸟类的猎食行为,分析这群恐龙的压制猎物能力。这项研究认为伶盗龙等驰龙类可能以小型猎物为食。研究发现,许多掠食性现代鸟类也有大型第二趾爪,当它们猎食小型猎物时,会使用脚掌、趾爪将猎物固定在地面上,用体重施压于猎物,再用鸟喙吞食这些猎物,尤其是鹰科。这项研究推论驰龙类会以类似的方式捕抓、固定猎物,并开始吞食猎物的身体,直到猎物失血过多、失去生理机能。研究发现驰龙类的后肢、脚掌结构最类似鹰,也有大型第二趾爪、类似的脚掌抓取范围;驰龙类的跗跖骨短、脚掌力量,则比较类似猫头鹰。伶盗龙的颌部、前肢结构,也符合这项研究的结论。驰龙科的前肢强壮,但极可能覆盖者羽毛,它们吞食猎物时可能会将前肢张开,以伺机保持身体的平衡;尾巴也具有平衡身体的功能。驰龙科的颌部结构虚弱,可能主要用来吞食、撕咬猎物的肉体,而非以快速、强壮力量攻击猎物。研究人员推测,近鸟类可能共同拥有这些演化特征,而现代鸟类则继承这些特征
食腐行为
在2008年,巴音满都呼组发现一个带有齿痕的颌部骨头,周围环绕者零散的牙齿。2010年公布了相关研究,颌部骨头被认为来自于原角龙,零散牙齿被认为来自于伶盗龙。研究提出这只伶盗龙是在原角龙被其他掠食动物杀死后,吞食其余的尸体。在2012年,一个伶盗龙标本被发现腹部有个长骨头,来自于神龙翼龙科,这也支持伶盗龙具有食腐行为的理论。
代谢
伶盗龙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是温血动物,因为它们猎食时必须消耗大量的能量。伶盗龙的身体覆盖着羽毛,而在现代的动物中,具有羽毛或毛皮的动物通常是温血动物,它们身上的羽毛或毛皮可以用来隔离热量。驰龙科与某些早期鸟类的骨头生长速率,与现代的哺乳类与鸟类相比,显示它们具有较为适中的代谢率。新西兰的奇异鸟在生理、羽毛型态、骨头结构、甚至于狭窄的鼻部结构,相当类似驰龙科;而鼻部结构经常是新陈代谢的关键指标。奇异鸟是种高度活跃、无法飞行的鸟类,并具有稳定的体温以及相当低的代谢率,使奇异鸟成为原始鸟类与驰龙科的代谢参考模型。
羽毛
在驰龙科中,比伶盗龙原始的物种通常身体覆盖者羽毛,并具有完全发展的有羽毛前肢。而伶盗龙的祖先具有羽毛,可能拥有飞行能力,这使得古生物学家认为伶盗龙也具有羽毛,如同许多现代的无法飞行鸟类,仍保有身体上的羽毛。
过去长期以来,古生物学家认为伶盗龙具有羽毛,但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根据2007年9月份的《科学》杂志,古生物学家爱伦·特纳、彼得·马克维奇、马克·诺瑞尔,在一个发现自蒙古的伶盗龙化石(编号IGM 100/981)的前臂,发现了六个羽茎瘤。鸟类骨头上的的羽茎瘤可用来固定羽毛,而伶盗龙骨头上的羽茎瘤则明确显示它们也具有羽毛。 [4] 
根据特纳等人的说法,并非所有史前鸟类的化石都发现了羽茎瘤,但没有发现羽茎瘤,不代表这些史前鸟类缺乏羽毛;红鹳也没有羽茎瘤,但有羽毛。羽茎瘤的发现显示伶盗龙拥有羽毛,而且应该是类似现代鸟类翅膀上的羽毛,包含羽轴与羽支所形成的羽片。这些研究人员并提出,伶盗龙的前臂具有14个次要羽毛,而始祖鸟具有至少12个次要羽毛,小盗龙具有18个,胁空鸟龙则具有10个。他们认为这些羽毛数量的不同,代表者这些动物与现代鸟类的差异程度。 [4] 
特纳等人将伶盗龙的羽毛,视为大型、无法飞行的手盗龙类因为体型的增大,而在演化过程中失去羽毛的证据。特纳等人并发现,无法飞行鸟类几乎没有羽茎瘤,而伶盗龙的羽茎瘤则证明驰龙科的祖先应该可以飞行,但伶盗龙与其它大型的驰龙科后来却丧失了飞行能力;然而,驰龙科祖先的羽毛也可能具有其他功能,而非用来飞行。对于无法飞行的伶盗龙,它们的羽毛可能作为展示物用,或孵蛋时覆盖它们的蛋巢,或是在上坡奔跑时增加速度用。
病理
一个蒙古伶盗龙的头颅骨,被发现有两排平行的穿孔,跟伶盗龙的牙齿大小、间隔相符合。研究人员推论,这代表这只伶盗龙与其他伶盗龙打斗时,头部被咬伤。此外,由于穿孔并没有事后愈合的痕迹,这只伶盗龙可能被咬伤后因此死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