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的故事

清贫的方志敏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方志敏写在《清贫》中的一句话。这句话不仅是方志敏短暂一生的写照,也激励和感动着无数的中华儿女。
1899年8月21日,方志敏出生在江西省弋陽县的一个偏僻小山村里。贫苦的农家生活以及不平等的社会现象,使得幼小的方志敏懂得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1919年夏,方志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江西省立南昌甲种工业学校。当时,正值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中的一批先进分子,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熏陶之下,开始重新考虑中国的前途,探求改造中国的方案。他们以救国救民、改造社会为己任,创办进步刊物,积极传播和宣扬革命思想。这时的方志敏有机会阅读到《新青年》等进步书刊,他如饥似渴地吸收新思想的养料,积极参加和组织学生运动,被选为南昌学联的负责人之一。
就这样,方志敏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并不断成长着。1923年3月,方志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1928年1月,他领导弋横起义,创建赣东北根据地,领导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并曾任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兼财政部长。之后,他创建了“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积累了一整套丰富的根据地建设的经验。
特别是在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方面,方志敏取得了傲人的成就。他发公债,做实业, 还 发行了红色政权的第一支银行股票。每天,他经手的钱财成千上万,但他依然过着清贫的生活,因为他深知,革命的道路还 很艰难,用钱的地方还 很多。他要将有限的财力一点一滴地凝聚起来,都用到革命事业中去。
一天,方志敏正在房间里奋笔疾书。这时,警卫员满脸带笑地跑了进来:“报告!首长,您的母亲来了,正在会议室等您!”方志敏一听,喜出望外,放下笔就赶到会议室。
已经很久没有见到母亲了,方志敏的心里既高兴又愧疚。高兴的是,终于可以见到日夜思念的母亲了;愧疚的是,自己常年在外行军打仗,父母年事已高,已无力耕种田地,而自己却不能在父母身边侍奉。
方志敏老远就看到瘦弱的母亲站在门边,一身粗布衣衫灰蒙蒙的,已有好几处打着补丁,满头的白发在风中显得有些凌乱。方志敏鼻子一酸,赶紧迎了上去。
母子两人闲聊了一会儿,母亲看着方志敏,支支吾吾地说:“家里连买盐巴的钱都没有了,邻居们又都穷,连个借的地方都没有。我就寻思着到你这来看看,你不是有官饷吗?”
方志敏含泪愧疚地说:“娘,儿子不孝,让你们二老受苦了……您儿子当的是穷人的主席,莫说官饷没有,就是有,也给了更穷的人……”方志敏说不下去了,他心里很清楚,自己不能动用分毫补贴家用,而自己平时和普通士兵一样,每天只有四分钱的菜金,口袋里连一个铜板都没有。
母亲深明大义,她走时告诉方志敏:“你做得对!娘不怪你!好好地为咱穷人办事。”
送走母亲,方志敏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奋斗,为了可爱的中国千千万万的母亲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从此,方志敏更加夜以继日地工作。
1935年1月,方志敏率部在江西怀玉山区与国民党军作战时,因被叛徒出卖被捕。两个国民党士兵负责搜身,在他们眼里,方志敏可是个大官,怎么也能搜出点大洋。可是,当他们把方志敏衣服上所有的衣角都捏了个遍,只搜出一只怀表和一支钢笔,没搜出一个铜板来。两个士兵气得挥动手榴弹狂叫:“你们当大官的会没有钱?”
方志敏入狱后,面对敌人高官厚禄的劝降,他断然拒绝,回答道:“朝三暮四,没有气节的人,我是不会做的。我很高兴为了自己的信仰而牺牲生命。”
1935年8月6日,方志敏被敌人残忍地杀害,他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誓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