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椎龙

Massospondylus

种类:|蜥臀类|蜥脚形亚目| 习性:|食草|

时期:|侏罗纪 | 环境:|陆地| 区域:|亚洲|非洲|欧洲|

简介

巨椎龙(属名:Massospondylus)又名大椎龙,属名在希腊文意为“巨大的脊椎”。大椎龙是原蜥脚下目的一属,生存于早侏罗纪(赫塘阶到普林斯巴赫阶),约2亿年前到1亿8300万年前。
大椎龙是在1854年,由理查·欧文根据来自于南非的化石而命名。因此它们是最早命名的恐龙之一。大椎龙的化石已经在南非、莱索托、以及赞比亚等地发现,此外在亚利桑那州的卡岩塔组、印度、阿根廷等地发现了类似的化石,但不确定是否属于大椎龙。
长久以来,大椎龙被描述成四足恐龙,但一份2007的研究认为大椎龙是二足恐龙。虽然原蜥脚类恐龙被推论可能为杂食性动物,大椎龙却可能是草食性动物。大椎龙身长4到6米,具有长颈部、长尾巴、小型头部、以及修长的身体。大椎龙的前肢具有锐利的拇指指爪,可能用来防卫或协助进食。近年的研究发现大椎龙是以稳定地成长,并具有类似鸟类的气囊,而且有亲代养育的行为。
模式种是刀背大椎龙(M. carinatus);在过去150年来,还有其他七个种被建立过,其中只有M. kallae是有效种。在过去几年,原蜥脚下目的系统分类学已被多次更改过,而许多科学家对于大椎龙在恐龙演化树中的正确位置,仍没有一致的结论。大椎龙科被建立以包含大椎龙属,但由于原蜥脚类恐龙之间的关系没有定论,所以无法确定有哪些恐龙属于大椎龙科;在2007年,有数个研究支持大椎龙科的有效性。

档案

中文学名:    大椎龙
拉丁名称:Massospondylus
别称:巨椎龙
纲:   蜥形纲
种:    刀背大椎龙
科:    大椎龙科
亚目:    蜥脚形亚目
分布区域:    南非、莱索托、以及赞比亚
门:    脊索动物门
界:    动物界
属:    大椎龙属
目:    恐龙总目
大椎龙是种中等大小的原蜥脚类恐龙,身长约4米,体重接近135公斤,少数的研究则估计大椎龙的身长可达6米。大椎龙长久以来被认为是四足动物,但2007年的一份对于前肢生理构造的研究,则认为从它们的动作范围,排除了惯常四足步伐的可能。这个研究也认为大椎龙手部转动的幅度有限,排除了以指关节着地或其他形式的行走方式。
在其他方面,大椎龙是种典型的原蜥脚类恐龙。它们的身体修长,颈部长,具有大约9节长颈椎、13节背椎、3节荐椎、以及至少40节尾椎。耻骨朝前,如同大部分的蜥臀目恐龙。与同为原蜥脚类的板龙相比,大椎龙的身体较为轻型。一个近年的发现,显示大椎龙具有发展良好的锁骨,并连接成类似叉骨的型态,由此可知它们的肩胛骨固定不动,更可知这些锁骨不像那些没有真正叉骨的恐龙一样地缺乏功能。这个发现也指出鸟类的叉骨是从锁骨演化而来的。
如同板龙,大椎龙的每个脚掌都有5根脚趾,拇指有大型指爪,可用来协助进食,或抵御掠食者。前掌的第四与第五指小型,使前掌看起来不对称。该2007年的研究指出大椎龙的双手手掌面朝内;而化石出土时,腕部从未保持在关节连接的状态。

大椎龙的模式种是刀背大椎龙(M. carinatus),是由理查·欧文所建立。属名衍化自古希腊文,masson/μάσσων意为“巨大的”,而sphondylos/σφονδυλος意为“脊椎”;而种名意为“剃刀般的背部”[20]。在2009年,保罗·巴雷特(Paul Barrett)将一个发现于南非上艾略特组的部分头颅骨,命名为新种M. kaalae。上艾略特组也发现过一些刀背大椎龙的化石,显示这两个种生存于相同年代。这两个种的头颅骨形态、特征不同,例如M. kaalae的前上颌骨比例较长[21]。
大椎龙过去曾有过许多其他种,但大部分不被承认是有效种,包括:
布朗氏大椎龙(M. browni):由哈利·丝莱(H.G. Seeley)在1895年命名。
哈里斯氏大椎龙(M. harriesi):由罗伯特·布鲁姆(Robert Broom)在1911年命名。
希氏大椎龙(M. hislopi):由理查德·莱德克(Richard Lydekker)在1890年命名。
休尼氏大椎龙(M. huenei): 由库柏(M. R. Crooper)在1981年命名。
拉氏大椎龙(M. rawesi):由莱德克在1890年命名。
施氏大椎龙(M. schwarzi): 由席尼·贺顿(Sydney H. Haughton)在1924年命名。
布朗氏大椎龙、哈里斯氏大椎龙、以及施氏大椎龙,都发现于南非角省的上艾略特组。三者都只有破碎的化石,大部分近年的研究将它们视为疑名。布朗氏大椎龙的化石有2节颈椎、2节背椎、3节尾椎、以及混杂的后肢碎片。哈里斯氏大椎龙的化石只有前肢。施氏大椎龙的化石是一个不完整后肢与荐骨。希氏大椎龙与拉氏大椎龙的化石都发现于印度。希氏大椎龙的化石为脊椎,发现于安得拉邦的马勒尔组,年代为晚三叠纪。拉氏大椎龙的化石是两颗牙齿,发现于马哈拉施特拉邦的Takli组,年代为晚白垩纪。在最近的看法里,希氏大椎龙暂时被视为一种无法确定的蜥脚形亚目动物。拉氏大椎龙可能是种兽脚类恐龙,或者并非恐龙。库柏则提出休尼氏大椎龙就是许氏禄丰龙,因此他认为禄丰龙与大椎龙是同种动物。但这个看法并不被接受。
疑名
有数种恐龙常被认为是大椎龙的异名,包括:Aristosaurus、Dromicosaurus、Gryponyx、Hortalotarsus、Leptospondylus、以及Pachyspondylus,这些恐龙的有效性不大,也被视为疑名。Hortalotarsus是由哈利·丝莱在1894年建立,化石包含部份腿骨。第二年,理察·欧文将一些脊椎命名为Leptospondylus与Pachyspondylus。这些化石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到摧毁。在1920年,E.C.N. van Hoepen根据一个接近完整的骨骸,建立了Aristosaurus。他另外将一个部份骨骸命名为Dromicosaurus。在1924年,席尼·贺顿命名了Gryponyx,化石为臀部骨头。以上化石都发现于南非的赫塘阶到锡内穆阶,约跟大椎龙同一时期。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规,这些名称是大椎龙的次同物异名。大椎龙比这些名称还早出现在科学文献中,因此大椎龙具有优先权。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