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王龙

种类: 习性:

时期: 环境: 区域:

简介

档案

中文学名:胜王龙
拉丁学名:Rajasauru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蜥形纲Sauropsida
亚 纲:双孔亚纲 Diapsida
胜王龙(属名:Rajasaurus)是阿贝力龙科玛君龙亚科的一属。胜王龙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印度,是种大型的肉食性恐龙,身长约6.5米,900千克重,模式种纳巴达胜王龙。头部拥有独特的额角。在1982年到1984年之间,印度地质调查局的苏雷什·斯里瓦斯塔瓦(SureshSrivastava)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科达县的Rahioli发现了胜王龙的化石。除此之外,印度中央邦贾巴尔普尔附近的讷尔默达河河谷也发现了胜王龙的化石,这些地区都属于拉米塔组(LametaFormation),该地层的地质年代为白垩纪马斯特里赫特阶末期的。

叙述

胜王龙属于兽脚亚目的阿贝力龙科,阿贝力龙科主要生存于白垩纪的南美洲、非洲、马达加斯加、印度。胜王龙的最近亲是玛君龙,生存于相同时期的马达加斯加。白垩纪早期,马达加斯加/印度曾经是同一个陆块。约在9000万年前,马达加斯加与印度开始分裂,因此这两个地区有非常类似的动物群构成,包含恐龙在内。根据种系发生学研究,胜王龙具有许多食肉牛龙亚科的特征,例如厚重的鼻骨、额骨表面有骨质角状物。胜王龙与其他食肉牛龙亚科的不同处,包含:由鼻骨与额骨组成的角只有一个、上颞孔(Supratemporalfenestrae)的形状也不相同、肠骨的主要部分与跟臀部关节连接处之间有个。
因此,胜王龙并不是食肉牛龙亚科的成员,而是玛君龙亚科的成员
横向棱脊。
正模标本(编号GSI21141/1–33)是一个部分骨骼,包含:70%的脑壳、部分上下颌、牙齿、脊椎、尾巴、部分后肢、骨盆。胜王龙的身长约6.5米,体重估计值约900千克。颅骨相当短,只有60厘米长,具有一个低矮的圆角,由鼻骨与额骨所构成

发现历史

讷尔默达河位于印度半岛中部,从东向西注入阿拉伯海,总长1312公里。自从19世纪末期以来,讷尔默达河谷已经发现许多恐龙化石,包含著名的印度泰坦巨龙(Titanosaurusindicus)。
在1981年,印度地质调查局的地质学家G.N.Dwivedi与D.M.Mohabey在古吉拉特邦的讷尔默达河谷进行地图测量、绘制工作,当地工人带领他们到科达县Rahioli的一处水泥公司(ACCCement)采石场,向他们呈现石灰岩层中的不明球状石头。Dwivedi与Mohabey发现这些球状石头是恐龙蛋,并发现石灰岩层的下层是质地粗糙的砂岩与砾岩,内含大量的恐龙化石。
在1982年到1984年之间,印度地质调查局古动物部门的地质学家苏雷什·斯里瓦斯塔瓦率领一个挖掘团队,在当地挖出大量的恐龙化石,同时也完成该地区的地图测绘。这些化石后来存放在拉贾斯坦邦的斋浦尔古生物学机构,并进行初步的化石处理与鉴定工作,之后长期没有受到科学研究。母岩清除后的化石包含以下部分:脑壳、背椎、荐椎、尾椎、股骨、肱骨、胫骨与其他骨头。直到1994年与1995年,旁遮普大学与印度地质调查局古动物部门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将这些化石转移到旁遮普大学存放。
在2001年,美国印度研究学会与国家地理学会赞助一项研究计划,赞助保罗·塞里诺(PaulSereno)、杰佛瑞·威尔森(JeffreyA.Wilson)等美国古动物学家,协同印度地质调查局的苏雷什·斯里瓦斯塔瓦进行这些化石的重建、研究工作。塞里诺等人根据完成部分颅骨、骨盆、荐骨的重建,并发现它们的颅骨与额角,类似在马达加斯加的玛君龙。除了讷尔默达河谷的化石,中央邦贾巴尔普尔也发现一些类似的化石。整体而言,已经发现一个部分颅骨、脊椎、骨盆、后肢骨头、尾巴。在2003年,塞里诺、Wilson、Srivastava等人将这些化石正式命名为纳巴达胜王龙(R.narmadensis)。
此外,查尔斯·马特里(CharlesMatley)在1921年曾命名拉米塔龙(Lametasaurus),化石包含:一个肠骨、一个荐骨、一个胫骨、以及一些牙齿与鳞甲,同样发现于中央邦的贾巴尔普尔附近。拉米塔龙的化石其实是个嵌合体,由数种动物的化石组成;鳞甲可能来自于泰坦巨龙类,牙齿来自于鳄鱼,肠骨与荐骨则来自于兽脚类恐龙,可能属于胜王龙,但是荐骨已经遗失。
在此之前,印度半岛只有发现零散的阿贝力龙类骨头,胜王龙的发现有助于科学家研究阿贝力龙类的演化关系[8],以及印度半岛与其他南方大陆的动物群关联性。

科学研究

1983年,印度古生物学家在纳尔默达河地区发现了一些恐龙的骨骼化石。由于研究条件所限,这些珍贵的化石一直被堆放在办公室里,无人问津。2001年,美国古生物学家开始对这些杂乱、零散的骨骼化石进行整理和研究。
在对恐龙头骨进行复员后,研究人员判定这是一只兽脚亚目食肉恐龙。这种恐龙前肢短小,而作为主要行走工具的后肢则粗壮有力,它们大多生活在恐龙灭绝前的白垩纪,靠捕食大型食草恐龙为生,此后发现的纳巴达胜王龙粪便化石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然而,接下来的发现让研究人员们兴奋不已。
尽管纳巴达胜王龙与大多数食肉恐龙一样,头上长有一个角,但它的角却显得格外矮小和浑圆。古生物学家们意识到,他们很可能发现了一种“新的”恐龙,事实上越来越多解剖学上的细节证实了科学家们的猜想。经过长时间的修复和取证工作,证明纳巴达胜王龙头骨模型不同于以往发现的任何一种恐龙。
“纳巴达胜王龙的发现简直不可思议,它生活在恐龙几近灭绝的时期,这不仅为恐龙如何灭绝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而且为大陆漂移学说的研究带来了一缕曙光。”古生物学家说,对纳巴达胜王龙化石发现地沉积物的研究表明,那里发生过5亿年来地球上最大规模之一的火山活动,研究人员还认为,纳巴达胜王龙与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和南美洲发现的某些恐龙种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科学家希望这一发现能够在解释各大洲如何分离,特别是印度大陆如何从非洲板块分离并“撞入”亚洲板块方面帮上忙。

古生物学

胜王龙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印度半岛。在白垩纪早期,东冈瓦那大陆开始分裂,马达加斯加/印度往欧亚大陆北移,而澳洲/南极洲持续往东移动。较为原始的胜王龙,与马达加斯加的玛君龙、南美洲的食肉牛龙仍有类似的特征,显示它们来自于同一个演化支,并显示这些从冈瓦纳大陆分裂出的陆块,有类似的动物群。

胜王龙化石

胜王龙的化石发现于拉米塔组(LametaFormation)。印度的中央邦、马哈拉施特拉邦与古吉拉特邦,都可发现拉米塔组的露头,地质年代为白垩纪晚期的马斯特里赫特阶,是印度的重要化石产地。在白垩纪晚期,拉米塔组是个布满森林、河流、湖泊的环境。火山爆发所形成的火山灰与熔岩,多次覆盖这个地区,这个火成岩被称为德干暗色岩。胜王龙与其他蜥脚类恐龙的化石,则发现于河流与湖泊沉积层[1]。拉米塔组发现的其他恐龙化石,包含:西北阿根廷龙科的福左轻鳄龙、阿贝力龙科的印度龙与印度鳄龙、泰坦巨龙类的耆那龙、泰坦巨龙、以及伊希斯龙。
根据拉米塔组发现的粪化石,显示当地的草食性动物所吃的植物内含大量真菌,所以拉米塔组在白垩纪晚期处于热带或副热带气候[13]。2009年的一项研究,比对法国与印度的蛋化石形态,指出在白垩纪时期,印度与欧洲有类似的动物群构成,这两个地区可能曾经有陆桥的存在。

大众文化

印度地质调查局在北方邦勒克瑙的地区分局,竖立同等比例的胜王龙、泰坦巨龙的重建模型,周围则有中生代的植物模型。同时也展出胜王龙与其他蜥脚类恐龙的标本、粪化石、蛋化石。加尔各答的印度博物馆,也展出一个胜王龙的颅骨重建模型。巴拉辛诺尔的一名贵族,阿丽雅·芭芘(AliyaBabi)公主曾经参观过胜王龙的化石挖掘过程,并赞助当地的化石观光活动,成立一间私人化石博物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