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凹尾龙

种类: 习性:

时期: 环境: 区域:

简介

档案

中文学名:后凹尾龙
拉丁学名:opisthocoelicaudia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蜥形纲
目:蜥臀目
亚 目:蜥脚形亚目
科:萨尔塔龙科
属:后凹尾龙属
种:斯氏后凹尾龙
分布区域:蒙古
生存时期:晚白垩纪
食 性:草食
后凹尾龙(属名:Opisthocoelicaudia)是种蜥脚下目恐龙,身长12米,生存于晚白垩纪地蒙古。

生物学史

蒙古戈壁的自然气候是干燥、多风。科学家们涝灾这里的白垩纪地层中发现了后凹尾龙的骨架,头已丢失。仅这一发现就引起了很大的震惊,因为大多数蜥脚类恐龙都生活在几亿年前的侏罗纪。在后凹尾龙的腿骨化石上发现了牙齿的印记。一定是这只恐龙被别的什么动物咬过。大概是一只路过这里的恐龙发现了它的尸体,并且吃掉它的头和脖子。也可能它的头和脖子在搏斗中就被咬掉了。科学家们试图猜测这只恐龙的头是个什么样子。有些人认为圆顶龙或内美盖特龙的头与后凹尾龙的身体骨架很相配。后凹尾龙四肢粗壮、步履蹒跚,行走时尾巴抬离地面。它时而停下来吃树顶的叶子,有时它要站起来够汁液丰满的树叶,这时前肢抬起,它就用强壮的尾巴着地作为一种支撑。
在后凹尾龙的属名中,opisthe在希腊文意为“后方”,koilos则意为“空的”,而cauda在拉丁语意为“尾巴”,组合起来意为“后方空洞的尾巴”。
后凹尾龙的化石是在1965年发现,由一个波兰与蒙古科学家共组的挖掘团队,在戈壁沙漠中发现。在白垩纪时期,蒙古并非全是沙漠,该地拥有繁盛的丛林与湿地,后凹尾龙可能从中涉水而行。后凹尾龙是由MariaMagdalenaBorsuk-Bialynicka在1977年所叙述、命名,Borsuk-Bialynicka认为它们是种新的圆顶龙科恐龙;但在1993年,罗多尔夫·科里亚(RodolfoCoria)与利安纳度·萨尔加多(LeonardoSalgado)发现它们属于泰坦巨龙类的萨尔塔龙科。后凹尾龙的头颅骨与颈部并没有被发现,而它们的尸体似乎在分解前就被掩埋过。Borsuk-Bialynicka认为暴龙科之类的食腐动物曾啃食过这个尸体,将颈部与头部吞食了,且在骨盆与股骨留下牙齿痕迹。科学家们不能确定后凹尾龙的头部、颈部外貌,因为这两个部位从未重建过。
后凹尾龙的骨骸大致上类似泰坦巨龙类的骨骸。但是它们的尾巴脊椎骨拥有独特关节,这也是它们的名称由来。每个尾部脊椎骨的前部具有大型圆顶物,而后部拥有半球状凹孔,形成一系列的球窝关节。后凹尾龙的另一特征是附着到尾巴上的巨大韧带与肌肉。因此它们的尾巴稍微往上倾斜,而非如同其他蜥脚类往下垂。有论点认为后凹尾龙以后脚站立进食时,它们的尾巴将充当第三点支撑物。
后凹尾龙曾经出几内亚共和国与蒙古国的邮票上。

形态特征

巨型恐龙,体长10.5米。

分布范围

生活在距今7000万年~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被发现于亚洲,蒙古国。

生物习性

主要吃植物和树上的叶子。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