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丁龙

Agustinia

种类:|蜥臀类| 习性:|食草|

时期:|白垩纪| 环境:|陆地| 区域:|南美洲|

简介

奥古斯丁龙是蜥脚下目恐龙下的一个属,生活于下白垩纪的南美洲。学名:Agustinia。奥古斯丁龙是于阿根廷的内乌肯省LohanCura地层中被发现,年代估计可追溯至下白垩纪的阿普第阶至阿尔布阶,距今约1亿1600万到1亿年前。奥古斯丁龙有着独特的装甲,它的背部有着一连串垂直的宽尖刺及宽骨板,某程度上很像剑龙。除了其装甲外,奥古斯丁龙的其他资料则不详。

档案

中文学名:奥古斯丁龙
拉丁学名:Agustinia
界:动物界
门:脊椎动物门
纲:蜥形纲
目:蜥脚亚目
科:泰坦龙科
属:奥古斯丁龙属 Agustinia
种:利加布奥古斯丁龙 A.ligabuei
分布区域:下白垩纪的南美洲

生物学史

奥古斯丁龙的命名是要纪念其发现者奥古斯丁·马蒂内利(AgustinMartinelli)。它最初于1998年由著名的阿根廷古生物学者约瑟·波拿巴(JoseBonaparte)所命名,属名称为“Augustia”。但由于该属名已由一种甲虫所有,故波拿巴于1999年更改为“Agustinia”,并建立奥古斯丁龙科(Agustiniidae),以包含奥古斯丁龙。奥古斯丁龙只有一个种,学名为利加布奥古斯丁龙(A.ligabuei);种名是为纪念慈善家利加布博士(Dr.GiancarloLigabue),他曾资助发掘此恐龙的化石。

考古发现

奥古斯丁龙是于阿根廷的内乌肯省LohanCura地层中被发现,年代估计可追溯至下白垩纪的阿普第阶至阿尔布阶,距今约1亿1600万到1亿年前。
1999年,生物学家命名了一种新发现的恐龙―奥古斯丁龙,其名字是为了纪念发现奥古斯丁.马蒂内利,同时还专门建立了奥古斯丁龙科。奥古斯丁龙科只有一个种,为利加布奥古斯丁龙。除此之外,对于奥古斯丁龙的分类一直存在争议。因为发现的化石都是一些碎片,这些碎片包括有背部化石、臀部化石、尾部的化石、脊椎的化石、骨刺化石和脚上的腓骨、胫骨及五块中骨化石。而股骨的化石因为太碎已经没有办法拼凑,所以很难清楚奥古丁龙究竟是哪一类的恐龙。虽然有生物学家为奥古斯丁龙建立了奥古斯丁龙科,但是没有被广泛地采纳。因为那些零散的化石有一些具有梁龙科及泰坦巨龙科的特征,也有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属,因此对于奥古斯丁龙的划分还需要有更多的化石作为证据,否则很难得到统一的认可。

形态特征

奥古斯丁龙有着独特的装甲,它的背部有着一连串垂直的宽尖刺及宽骨板,某程度上很像剑龙。除了其装甲外,奥古斯丁龙的其他资料则不详。被发现的一个腓骨约有89.5厘米长。若与其他恐龙的同一骨头相比,奥古斯丁龙可以有约15米长。奥古斯丁龙生活在白垩纪早期的南美洲,是一种蜥脚类恐龙。奥古斯丁龙具蜥脚类恐龙庞大的身材,小脑、长脖子、巨大的身体、长尾巴是其最显著的特点。奥古斯丁龙尾巴的长度可达整个身长的一半。

分布范围

生长于距今1.16亿-1亿年前的早白垩世,被发现于阿根廷,南美洲地区。

生活习性

与其他蜥脚下目的恐龙相似,奥古斯丁龙是四足的草食性恐龙。

物种分类

由于奥古斯丁龙的独特特征,它原先被分类在自己的奥古斯丁龙科中。但是这个科名却不被广泛接纳。因为奥古斯丁龙的化石过于碎裂的关系而难以被分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