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角龙

种类: 习性:

时期: 环境: 区域:

简介

档案

中文学名:剑角龙
拉丁学名:Stegoceras
别 称:顶角龙
二名法: StegocerasRex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蜥形纲
亚 纲:双孔亚纲
目:鸟臀目
亚 目:厚头龙下目
科:剑龙科
属:剑龙属
种:恶灵龙、棒爪龙、亚洲角龙、安尼柯龙等
分布区域:北美洲、加拿大
恐龙体长:2米
食 性:植食性
出现时期:晚白垩纪

剑角龙(属名:Stegoceras)又名顶角龙,是种草食性恐龙,属于鸟臀目厚头龙下目,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美洲。剑角龙身长2米。剑角龙是由劳伦斯·赖博(LawrenceLambe)在1902年命名,学名在希腊文意为“有角的头顶”。

简介

剑角龙来自于肿头龙家族,是一种两足行走的食草恐龙。它们生活在白垩纪晚期,身体长约2米。又厚又圆的头盖骨是剑龙最为明显的特征。由于股骨比胫骨长一些,所以剑角龙的奔跑可能并不快。
如同肿头龙家族的其他恐龙一样,剑角龙长着一块厚厚的头盖,这个头盖骨由许多小骨块组成,像个半圆一样盖住了剑角龙的眼睛和脖颈。剑角龙刚出生的时候,头并不是很厚,随着年龄的增长,它的头盖骨会越来越厚。一些研究者发现,雄性剑角龙的头盖骨要比雌性剑角龙的头盖骨厚一些。

发现

当剑角龙首次被发现时,它们被认为是伤齿龙的近亲。直到1945年,剑角龙的头颅骨被发现时,发现它们与伤齿龙有显著差别,结论不攻而破。剑齿龙骨盆宽广,肠骨长,上颞孔小或是没有,脊椎活动不灵活。因此,剑角龙被归入鸟臀目,列为直立剑角龙。

形态特征

尽管个子不大,剑角龙可不是个好惹的家伙。这种两足行走的食草动物来自一个不同寻常的恐龙家族:肿头龙家族共同的特征是都长有一块又厚又圆的头盖骨。它呈半圆形,由许多小骨块组成,盖住了它的眼睛和后脖
颈。这块头骨在剑角龙刚出生的时候并不是很厚,随着小龙的逐渐长大,它也越长越厚。某些专家相信他们分别找到了雄剑角龙的头盖骨和雌龙的化石。他们发现有些剑角龙的头盖骨比另一些的厚,这些较厚的骨头可能是雄剑角龙身上的。一只雄剑角龙的头盖骨可达6厘米——足足顶得上半块砖了。剑角龙五倍于人头骨厚的头盖骨还是它对付凶猛敌人的有力武器。

生理结构

剑角龙的头颅骨厚度为3英寸厚,头部后侧有一圈骨突。在1971年,彼得·加尔东(PeterGalton)提出厚头龙下目恐龙与剑角龙的颅顶,是雄性用来求偶而碰撞用的,如同现今山羊与麝牛行为。后来的理论则认为这些颅
顶是用来攻击掠食者;因为如果颅顶是用在求偶的碰撞行为的话,两只恐龙若没有准确的对准,很容易撞击到对方的颈部。
尽管如此,仍有特征可支持剑角龙以头互撞的理论,例如:充满肌肉的短颈部可将颅顶与颈部对准在正确的角度、强壮的背部(可从剑角龙僵硬的尾巴了解)更能承受来自头颅的撞击、充满肌肉的后腿可能可以承受冲击,并协助剑角龙保持位置。而骨细胞的生长样式,显示头颅骨曾受到巨大的外来压力。
然而,目前还没有发现伤痕以支持这个理论,仍有争论头颅与脑部是否能承受撞击,头颅内部并没有空间可吸收冲击。罗伯特·巴克(RobertBakker)因此提出它们是以侧面或胸部来相互撞击,而非头部。也有人提出厚头龙类在互相撞击时,头部、颈部、与身体可呈平行状态,以承受撞击力道。但是,没有证据显示任何恐龙能够保持者这种姿态。相反地,从厚头龙类的颈椎与前部背椎显示出它们的颈部以S或U形状弯曲,但这个理论仍未确定。
目前广为接受的理论是,厚头龙类以头部侧面互相碰撞。首先,头颅的形状会减少正面撞击时的接触面,而使撞击时头部偏离。此外,厚头龙类的颈椎与前段背椎呈S形或U形弯曲,而非笔直,会减少冲撞的力道。最后,大部分厚头龙类的头部相当宽,可以保护内部重要器官,这特征支持了这个假设。
当第一次发现剑角龙的部分头颅骨时,它们一度被认为拥有腹肋(Gastralia),但其他鸟臀目恐龙通常没有腹肋。这个观点已改变,因为这些腹肋其实是骨化肌腱。

物种学史

剑角龙不是角龙,而是一种白垩纪晚期的肿头龙。它是目前被了解得最多的美洲肿头龙。这种恐龙脑子比较大,在“头盖”四周还分布一圈小小的骨刺。似乎雄性剑角龙的头盖更大一些,可能是因为要用来角斗的缘故。因为剑角龙的化石相当完整,常被当成参考模型来完成厚头龙类的重建。当剑角龙首次被发现时,它们被认为是伤齿龙的近亲。直到1945年,剑角龙的头颅骨被发现时,发现它们与伤齿龙有显著差别,所以这个理论被淘汰了。厚头龙类的化石大部分只有颅骨,而目前所发现的剑角龙颅骨数目超过其他的厚头龙类。它们的尾巴基部有扩大腔室,目前仍不清楚其功能。
更多图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