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盗龙

Austroraptor

种类:|蜥臀类| 习性:|食肉|

时期:|白垩纪| 环境:|陆地| 区域:|南美洲|

简介

南方盗龙(学名:Austroraptor)是一属已灭绝的驰龙科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阿根廷,约7000万年前。南方盗龙是一种中型的地栖双足食肉动物,长度可达5-6米(16.4-19.7英尺),是南半球最大的驰龙科。

档案

中文学名:南方盗龙
拉丁学名:Austroraptor
别 称:南盗龙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蜥形纲
亚 纲:双孔亚纲
目:蜥臀目
亚 目:兽脚亚目
科:驰龙科
亚 科:半鸟亚科
属:南方盗龙属
分布区域:阿根廷

描述

南方盗龙生存于距今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被发现于南美洲阿根廷地区。它的身长约5米,是种大型驰龙类恐龙,是南半球所发现的最大型驰龙类恐龙。与其他驰龙类相比,南方盗龙的前肢相当短。其短小的前肢/身体比例,可与暴龙相比。
模式标本(编号MML-195)包含部分头骨、数节颈椎与背椎、肋骨、一个肱骨、以及破碎的后肢骨头。这些化石发现于阿根廷里奥内格罗省的Allen地层,年代属于白垩纪晚期(坎潘阶到马斯特里赫特阶),约7,000万年前。虽然化石的状态并不完整,但足以发现南方盗龙与其他驰龙科的不同特征。南方盗龙的头骨约80厘米长,头骨的形状较长。头骨带有一些类似伤齿龙科的特征。前肢非常短小,肱骨的长度只有股骨的一半。南方盗龙的牙齿呈圆锥状、没有锯齿状边缘,因此有其他科学家提出南方盗龙类似棘龙科。

发现

模式种是卡氏南方盗龙(A.cabazai),是在2008年由阿根廷自然历史博物馆(MuseoArgentinodeCienciasNaturales)的奥尼拉斯·诺瓦斯(FernandoNovas)及其同事所命名。属名意为“南方的盗贼”;种名则是以Lamarque市立博物馆的创建人AlbertoCabaza为名,南方盗龙的化石曾在这个博物馆进行部份研究。

分类

诺瓦斯等人在命名、叙述南方盗龙时,同时提出亲缘分支分类法研究,根据标本的脊椎特征,将南方盗龙归类于驰龙科的半鸟亚科。他们也提出南方盗龙可能是鹫龙的近亲。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