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笔从戎的班超
在中国光辉灿烂的历史长河中,父子皆为名人、名将的有很多,其中东汉的班氏三父子——班彪、班固、班超就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人物了。班彪和班固在中国史学上的成就已是有口皆碑,而班超虽然没有继承父兄的衣钵,却在西域立功,同样被炎黄子孙铭记于心。
公元62年,班超的哥哥班固前往都城洛陽任职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哥哥到了洛陽。当时哥哥的薪水微薄,为了减轻负担,班超常常替官府抄写文书。
抄书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需要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但班超却将这份工作看作一种锻炼,不仅可以磨炼自己的意志,还 可以博览群书。正是凭借这种惊人的意志,班超在书海中领略并学习到前人的谋略和智慧,为他以后立功西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一次,班超在官府里抄书,实在是抄累了,就站起身来,把毛笔丢到一边,感叹道:“身为男子汉大丈夫,应当像张骞那样,在万里之外建功立业,扬大汉国威,报效国家。”
周围的人听了,讥笑他:“一个天天抄抄写写的书生,从来没有带过兵、打过仗,还 想万里封侯、加官晋爵?真是异想天开啊!”
班超听了,不加理会。他知道,只要自己心存志向,并付诸实践,就一定能成功。恰逢朝廷出兵攻打匈奴,班超决定投笔从戎,去实现自己胸中的大志。
公元73年,班超跟随大将军窦固抗击匈奴。在蒲类海一战中,班超独当一面,有勇有谋,带兵攻下了伊吾。这一战,不仅让班超一举成名,也赢得了窦固的赏识。窦固认为班超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决定派他和郭恂一起出使西域。目的是重新建立和西域各国的联系,联合起来抗击匈奴。
这是一个艰巨而又困难的任务,且不说通往西域的道路充满了重重险阻,还 得时刻提防匈奴人。可班固全然不顾,他满怀着一腔热血,只带了三十六人,便和郭恂一起上路了。
他们先来到鄯善国。鄯善王听说是大汉派来的使臣,非常高兴,亲自出来迎接,并派专人接待他们。不料,过了几天,鄯善王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对待班超一行态度冷淡。大家都十分纳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唯独班超早就洞察出事情的真相。
班固给大家分析道:“鄯善王的态度逆转,说明一定有匈奴的使者来了。鄯善王想和大汉结交,但又害怕大汉实力不够,不能够保护他们。依我看,鄯善王现在一定正在权衡利弊呢。”
大家一听,大惊失色。班超挥挥手,让大家冷静下来:“大家少安毋躁,这只是我的一种猜测。我们现在需要弄清楚事情,然后再采取行动。”于是班固马上找来鄯善国的接待人员,假装什么都知道了,漫不经心地问道:“匈奴的使者已经来了好几天了,他们现在住在哪里呀?”接待人员愣住了,大惊失色,以为班超什么都知道了,只好老老实实地告诉了他匈奴人的住所。
班超当机立断,把接待人员软禁起来,以免他走漏了风声。随即,班超召集大家商量对策。班超故意激将道:“我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就是想建立功勋,成就大业。不料匈奴人也来到这里。如果鄯善王把我们交给匈奴人,我们可怎么办呀?”
大家一听,面面相觑。班超接着说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我们只有乘着月黑风高,对匈奴人发起突然攻击,把他们全都消灭。这样才能保全我们,也才能逼鄯善王和大汉联合。”众人听了,纷纷表示愿意听从班超的安排。
等天色完全暗了下来,班超带领众人直奔匈奴人的营地。他安排十个人带着鼓绕到匈奴人营地后面,二十个人带着兵器埋伏在大门两旁,自己和剩下的人则负责放火。一时间,火随风起,擂鼓震天。匈奴人被突如其来的大火和鼓声吓得不知所措,乱作一团,很快就被班超等人消灭。
鄯善王知道后,害怕极了。不料班超对他和颜悦色,并晓之以理,好言劝慰他归附汉朝。鄯善王这才放心,欣然同意和汉朝共同抵御匈奴。
正是凭借这种谋略和勇气,班超屡立战功,使得西域五十多个国家都归附了汉朝,促进了民族融合,实现了立功异域的抱负。班超以其传奇的一生,彪炳史册,光耀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