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蒲草上的法学家

夕陽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了池塘。微风拂过,池塘里的蒲草随风摇曳,草丛间仿佛有一枚枚金币在闪烁、跳荡。一个放羊的孩子,独自坐在岸边发呆,身后不时传来散学归来的孩子们的欢笑声,他越发地沉默了,“哎,要是真的有一枚金币,那就好了!……”
他出生于贫苦的农民之家,体弱多病的父母无力供养他上学读书,他只好当了牧童,给财主家放羊。但是他是多么地渴望读书啊!白天放牧,没有时间,晚上他就想尽一切办法哀求小伙伴们教他读书认字。他特别聪明,学得比任何人都要认真,就这样,渐渐地他认识的字越来越多,读书的劲头也越来越大了。然而他却无书可读,家里太穷了,根本就没有钱买书。他做梦都在想:要是能有一本书带在身边,在放羊的时候拿出来读上几遍,该有多好啊,就是让我做牛做马,我也心甘情愿啊!
他无助地抬起头,望着那些起伏不定的蒲草,就好像在凝视自己孤独无依的影子,两行眼泪已不觉间流下面庞。忽然,他的眼睛一亮,一个念头闪过脑海:这些蒲草又长又宽,多像从前先生抄书用的竹简呀!他兴奋得跳了起来,噢,这下我有书读喽,这下我有书读喽!他马上割了一大捆蒲草背回家来。
邻居们见了他,有些莫名其妙,就问:“割这些蒲草干啥?”
他高兴地答道:“编书。”
回家后,他就迫不及待地“编”起书来:先将蒲草切得整整齐齐的,然后找来线绳,小心翼翼地将这些蒲草联接起来,一口气接连做了几十本“书”。他又从别人那里借来了书,一丝不苟地抄写起来。从此,他就拥有了自己的书。他将这些书随身携带,以后每次放羊的时候,就拿出来津津有味地读起来,常常读得忘记了回家。
在以后的岁月里,他遍读了诸子百家,默诵了法学经典,读过的“蒲草书”堆积如山,这些“蒲草书”经他反复诵读,饱浸了血汗,显得越发的坚韧,竟然比竹简书还 要结实。在“蒲草书”的滋润下,他的学识突飞猛进,很快便在法学领域取得了很高的造诣,机遇也随着而来,他得到了朝廷的重用。他精研法令,学有专长,曾上书汉宣帝,要求改革法律制度,提出了“崇仁义,省刑罚”,“开天下之口,广箴谏之路”等著名论断,为人民做出了不少有益的事情,对我国古代的法律事业的发展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就是西汉时有名的法学家路温舒。
这位“蒲草”上诞生的法学家,用他的成功经历告诉我们,学业的成功,不在于客观条件的优劣,而在于主观上的勤奋努力。条件不好,我们可以因陋就简,想方设法地为自己创造条件,关键就看你愿不愿意勤奋学习。只要我们心中装着一本“蒲草书”,成功之门就一定会为我们打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