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侏罗纪公园》和《失落的世界》这两部电影的小朋友大概不会忘记电影里那些巨大无比、长得十分恐怖的恐龙。这些家伙生活在一亿多年前的地球上,幸好那时没有人类,不然,还具不是这些庞然大物的对手。 我们知道,科学家们通常把动物分成各种类型,什么脊椎动物,什么软体动物,什么卵生动物等等。那么,那些恐龙又是什么动物呢?它们现在在地球上绝迹了。 恐龙大约出现在三叠纪的中晚期,侏罗纪和白垩纪非常繁盛,这个时期叫做中生代,恐龙是这个时期的地球“统治者”,因此,中生代又常常被称为“恐龙时代...
当我们买螃蟹的时候,都要选择甲壳坚硬、吐出很多白沫的活蟹。这是什么道理呢? 螃蟹是生活在水里的甲壳类动物,它和鱼一样,也用鳃呼吸。只是螃蟹的鳃和鱼鳃不同,并不生在头部的两侧,而是由很多像海绵一样松软的鳃片组成,生在身体上面的两侧,表面由坚硬的甲壳覆盖着。螃蟹生活在水里的时候,从螯足和步足基部吸进新鲜清水(水里溶解的氧就进入鳃的毛细血管的血液里),从鳃流过后由口器的两边吐出。 螃蟹虽然经常生活在水里,但它却和鱼不同,时常爬到陆地上寻找食物,而且离开水后也不会干死^这是由于螃...
每到冬天,不少动物由于食源断绝,就钻到树洞、地下、岩洞等处冬眠。例如专吃植物绿色部分的黄鼠和旱獭,以及主要靠蠕虫和昆虫来生活的刺猬,甚至仅吃部分植物的狗熊。 但奇怪的是,生活在浅海之中的海参却在夏季迸行特殊的夏眠,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海参以食小生物为生,当海底生物多的时候,它过着吃饱喝足的日子。然而,海底里的生物,随着海水温度的变化,也在发生变化。白天海面水暖,它们就会上浮;入夜水冷,它们就退回海底。日升夜沉,就是海里小生物的生活习惯。 人夏以后,上层海水...
人生了病要去医院诊治,动物园中的动物生了病,则由兽医为它们治疗,可是,在自然野生环境中生活的动物,一旦患上疾病怎么办呢? 不少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发现,有些动物病了,居然会利用周围现成的野生植物来治病。这就好像生活在深山老林中的人类,远离城市医院,常常用草药为自己治病一样。 曾经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例子:在乌兹别克山区的猎人,经常看见一些受伤的野兽朝某个山洞跑去,他们出于好奇,便跟踪前去看个究竟。结果他们发现,受伤的野兽跑到一处峭壁附近,把伤口紧紧贴在峭壁上,脸上痛苦的表情慢...
乌贼属于软体动物,它的最大特点是,肚子里有个“墨囊”,里面贮满了墨汁。当我们用刀剖开它时,墨汁会流出来,弄得一片墨黑,难怪许多人把它叫做墨鱼。 乌贼肚子里的墨汁,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武器:平时,乌贼在大海中,专以小鱼虾为食;一旦有什么凶猛的敌害向它扑来,乌贼就立即从墨褒里喷出一股墨汁,把周围的海水染黑,它就在这黑色的烟幕里,溜之大吉,逃之夭夭,而且它的这种墨汁还含有毒素,可以用来麻痹敌害。因为乌贼墨囊里蓄积一囊墨汁,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乌贼非到万分危急之时,它是不肯轻易施放墨汁的。...
蚯蚓又叫“蛐蟮”、“地龙”。这类默默无闻的环节动物,身体细长,在潮湿、疏松的土壤里,穿行自如。一旦碰上坚硬的石块或树根,它们会很快地转向,绕道而过。那么,它们是怎么知道前方有障碍物的呢? 有人说,蚯蚓有眼睛,它们是靠两眼来辨别方向的;也有人说,环节动物比昆虫低等,它们的组织还没有分化出眼睛。据动物学家研究,蚯蝴由于长期生活在地下,头部已经退化,并没有眼睛。那凸起在它头部前面的,是它的嘴巴,叫做口前叶,没有视觉作用,仅仅是用来索取食物和挖土钻洞的。 蚯蚓虽然没有眼睛,但是它...
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尾巴,它们的大小形状有巨大的差别,为什么会形成如此多千差百异、形态不同的尾巴呢?那就是动物长期在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变异,于是就演变出各种各样形态的尾巴,并且,不同的尾巴也具有各自不同的作用。 大多数鱼类,为了适应水中生活,尾巴的形状都有点像扇子,用力摆动时,好像推进器一样,推动身体向前游。同时,鱼类的尾巴还能够控制方向,起着舵的作用。 袋鼠的尾巴用处很大,运动时能使身体保持平衡,休息时,大尾巴支在地上,与两条后腿组成一个三角支架,稳稳地...
蟹是很多人爱吃的美味佳肴,它鲜美异常,令人垂涎。有趣的是,活的大闸蟹,背面呈青黑色,可一旦烧熟之后,就会变成鲜艳的橘红色,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呢? 原来,大闸蟹的甲壳中含有各种各样的色素,其中有一种叫虾红素。由于它与别的色素混在一起,无法显示出它鲜红的本色,可经过烧煮之后,别的色素在高温下遭到破坏和分解,唯独虾红素不怕高温,当别的颜色消失后,红色就显示出来了,所以,煮熟的大闸蟹都变红了。 在大闸蟹的甲壳上,虾红素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凡是虾红素多的地方,例如背部,就显得格外红。...
蜗牛是软体动物大家族中的一员,它在爬行时,总是用足紧贴在别的物体上,通过足部肌肉做波状蠕动,就能缓慢向前移动了。蜗牛的足上生有一种腺本,叫做足腺。足腺能分泌出一种很粘的液体帮助它爬行,所以它爬过的地方,都留有从足腺分泌出来的粘液痕迹。这种粘液痕迹干了以后,就形成一条闪闪发光的涎线。 在冬眠或夏眠时,足腺分泌出来的这种粘液,干涸以后在壳口形成一层薄膜,把身体严密地封闭起来,待外界环境适宜时即破膜而出。 在标本室内贮藏的蜗牛标本,由于这层薄膜保护,所以蜗牛能数年不死。^...
小朋友经常在电视里看到警察叔叔用警犬追踪犯人的足迹,把隐藏的犯人搜出来;还看到猎犬为猎人衔回击中的猎物。为什么狗能不费一点力气就能完成这些任务呢?原来,它具有特别灵敏的嗅觉,为什么狗的嗅觉特别灵敏呢?原来,狗的鼻子和其它动物的鼻子不一样,鼻子上能辩别各种气味的部位特别大,鼻腔上部生有皱褶,皱褶上有粘膜和无数的嗅觉细胞。 所以,狗的嗅觉就显得异常灵敏。 ...
每当气候渐渐变冷,食物缺乏的时候,许多动物就迸入冬眠。所以,冬眠现象是动物生存斗争中对不良环境适应的一种方法。 动物在冬眠时,一冬天不吃东西也不会饿死。因为冬眠以前,它们早就开始了冬眠的准备工作,用来度过这段困难时期。这些动物冬眠前的准备工作很特殊,那就是从夏季开始,便在自己的身体内部逐渐积累营养物质,特别是脂肪。等到冬眠期来临,体内积累的营养物质相当多了,于是就显得肥胖起来。所积累的这些营养物质,足够满足整个冬眠过程中身体的而者。 尽管在身体内积累大量营养物质,可是冬眠...
提到这个问题,小朋友马上会说:“毒蛇因为有毒牙毒液,所以有毒。无毒蛇因为没有毒牙毒液,所以无毒。”这样回答很对。但是你能从蛇长的模样上区分出什么蛇有毒,什么蛇无毒吗?有毒的蛇,头长得有点像三角形,蛇的尾巴突然细下来,又细又短。 而无毒蛇,它的头有点像椭圆形,尾巴是慢慢细下来的。由于有毒蛇和无毒蛇外表的模样不一样,所以,猎人在捕蛇时,能够一下就分出有毒蛇和无毒蛇,而不被毒蛇咬伤。 小朋友,下次再去动物园的时候,请你仔细观察一下,什么蛇是有毒的,什么蛇是无毒的,好吗?...
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去摸鸽,鸡或者猫、狗的身体,都是热乎乎的,而要是碰一下蛇的身体,准会吓一跳:蛇的身体冰冰凉,好像是被冻僵了。其实,不必为蛇担心。 因为蛇的体温不是恒定的,而是随着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冬天,气温低,蛇的体温自然也就低。在动物世界中,只有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体温才是恒定不变的,叫做恒温动物(也叫温血动物),而其它动物都是变温动物(也叫冷血动物),如蛇、龟等。像蛇这样的变温,不用为维护恒定的体温用掉很多的能量物质,这是它们一套特殊“节能术”。 我们知...
1964年10月lO日,一群伪虎鲸凶猛地冲上了阿根廷的一个海滨浴场,结果全部死亡,835头伪虎鲸的庞大尸体布满了整个浴场;1970年,150多条逆戟鲸冲上了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个海滩,从此再也没有返回大海;1979年7月16日,加拿大欧斯海湾的沙滩上,发现了130多条自杀而死的鲸鱼尸体;1980年6月30日,又有58头巨头鲸冲上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北部海。岸的一个海滩,搁浅而死……对于这些鲸类的集体自杀,人们想尽了一切阻止的办法,都无济于事,甚至把冲上海滩的鲸鱼重新.拖回深水,这些鲸鱼还会再次抢...
生物学家发现,游戏通常不是个别动物的单独活动。灵长类动物幼仔“组织”的游戏和人们在运动场上的比赛颇为相似。 生物学家认为,对于那些必须通过群体合作才能生存的动物,正是在游戏中建立起牢固的联系。 灵长类动物正是通过做游戏确定了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在游戏中,它们意识到哪只动物是强者,哪只动物是弱者。 这个道理对于大多数其他动物也同样适用。小河马经常在一起顽皮地撕咬和撞击,试探对手的力量;雄性小长颈鹿也用它的头部和长脖子打对方,以显示自己的力量。尽管如此,大多数动物...
人的躯体一旦失去,就无法再生了,而许多动物却不然。 壁虎在处于险境时,可以折断尾巴,让扭动的尾巴迷惑敌人,自己则逃进洞穴,过后,一条新的尾巴又会从折断的地方长出来;章鱼也有类似的本领,章鱼的腕手是很结实的,当某只腕手被人捉住时,这只腕手就会像刀切一样自动脱落,腕手断掉后,血管极力收缩,自动闭合伤口。自行断肢6小时后,血管开始流通,第二天伤口完全愈合,开始生长出新腕手;我们熟知的兔子也有一手再生的绝活,当狐狸咬住兔子的肋部时,兔子会弃皮而逃,兔子的皮像羊皮纸一样薄,被扯掉皮的地方一点血...
无论是在漆黑的房间里还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室外,吸血蚊子能够准确无误地找到人或动物的位置,并飞去吮吸他(它)们的鲜血,这主要有三种原因: ①在人或动物呼吸时所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碳酸气),蚊子能凭这种气味准确地找到人或动物。 ②感觉到人或动物的体温。 ③嗅到人或动物皮肤上的气味。 在上述三点之中,其中人或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尤为重要。为此,有在对蚊子进行研究时,曾使用了用干冰来招引蚊子的方法。 不光是蚊子,吸血性昆虫一般都具有这种特性...
吐丝的昆虫有许多,其中蝴蝶和蛾子的幼虫吐丝的特点最明显。 这种丝是由幼虫口腔两侧延伸到体内的名叫绢丝腺这一器官造出来的。这种东西从口中吐出,一接触空气就凝固变成绢丝了。 这些幼虫吐丝和它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结草虫,直接用丝造自己的巢;天幕毛虫用相互吐出的丝集体搭帐篷生活。 另外,几乎所有的幼虫都用丝作着足垫,使自己不至于从吃的草上掉下去。当幼虫成熟时,绢丝腺就突然变大,并造出作茧用的大量绢丝。 茧的作用非常重要,它不仅能保护处于静止阶段的蛹免...
我们常见的瓢虫叫七星瓢虫,它的鞘翅是红色或橙色的,上面有七个黑点。七星瓢虫的幼虫和成虫都吃蚜虫,特别是幼虫长大后。一天可吃50只蚜虫呢!对讨厌蚜虫的农民来说,瓢虫不但是“活的无毒农药”,而且又不收费,这不是很划算吗? 延伸知识 瓢虫外表鲜艳,又爱群聚在一起,十分引人注目。但瓢虫有也自我保护的方法,它善于装死;另外,它的脚关节处还会分泌一种黄色臭液,气味之臭使得鸟类都不爱吃它。 亲子动手乐 瓢虫长得很美丽,大多数种类的鞘翅都呈红色,鞘上有黑色的斑点,...
人类的血液有很多种血型,主要有A型、B型、AB型、O型四种类型。血浆里含有凝集素,细胞里含凝集原。当凝集原与相应的凝集素相遇后,使血浆产生凝集反应,造成溶血而死亡。 所以,人类在输血时,血型的选择是非常严格的,一般只输同种血型的血。 可蚊子吸了人的各种血型的血后,为什么安然无恙呢? 上面提到的溶血反应,是指把血输到血管里或两型血直接相遇后,才会发生。而蚊子是把血液作为食物吸人消化道内的,所以,蚊子吸入各型的血后,是不会死亡的。另外,蚊子的血液与人类的血液是截然...
全世界的蚊子大约有2000多种。并非所有的蚊子都吸血,只有雌蚊在产卵前需要营养价值较高的血液时才吸人或动物的血。当它们吸食了人或动物的血液后,不久,它们的卵巢就成熟了。而雄蚊不需要较高级的营养,它们只吸食花果的液汁。因此它们的刺吸式口器也比雌蚊的简单得多。 雌蚊的口器看上去很像一根管子,这根管又像一个刀鞘,里面有6根刺针,其中有的像锯齿,有的像刀剑,而且它们能够巧妙地利用这些刺针刺人人或动物的皮肤,吮吸血液。它们有时利用毛细管现象,有时鼓起喉咙利用排气泵方法来吸血。 ...
苍蝇能把许多病菌传播给人,使人患病,这是人所熟知的。 苍蝇传播的疾病很多,包括肠道炎、痢疾、伤寒、霍乱等。但苍蝇为什么能传播疾病呢? 首先,这要从苍蝇的生活习性讲起。苍蝇喜欢吃的东西很多,有各种甜食、腐烂的瓜果,还有动物尸体及伤口上面的脓血、地面上的痰等,特别爱吃人畜的粪便。由此看来,苍蝇的食谱很广,几乎是各种干净与肮脏的东西它都可用来充饥。 昆虫的嘴,我们称作口器。苍蝇的口器是舔吸式的。苍蝇在取食的时候,常常是先吐出一种液体,把干的食物溶解,然后再去舔吸。苍...
人在冰面上走路,常常要摔跤。而苍蝇落在垂直的玻璃面上,不但不会滑落下来,而且能自由地在垂直的玻璃上爬行,这是什么道理呢? 原来,苍蝇有适合于在垂直玻璃上行走的特征。它的6只脚上,各有一个“爪”,在爪的基部还有一个被一排茸毛遮住的爪垫盘。当苍蝇在玻璃片上走动,脚部茸毛尖处便分泌出一种液体,经分析,这种分泌物是由中性脂质物构成的,具有一定的粘 附力。此外,蝇类的爪垫盘是一个袋状结构,内部充血,下面凹陷,其作用犹如一个真空杯,便于吸附在光滑的表面上或倒悬其上。 为了...
蚊子的幼虫孑孓都是在水中孵化的,孑孓之所以总是在水面上头朝下地游动,是因为它们要用位于腹尖上的呼吸管来呼吸空气。当它们受到惊扰时就慌忙潜入水下,待平安无事后再浮到水面上来。 孑孓在水中上下游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觅食。由于孑孓在水中吞食微生物和腐烂的植物,所以,看上去似乎是在水里上下游动。把孑孓放在容器里用放大镜看,就能看到它们用嘴吃东西的情景了。 不同种类的孑孓上下游动的样子是不一样的。家蚊的孑孓游动的样子很像一根挥动着的木棍儿,而库蚊的孑孓在游动时却是。一屈一伸的。...
苍蝇喜欢往亮处飞,特别是家蝇,经常钻进房间里来,吃饱喝足后,企图从亮处夺路逃走。苍蝇往往把明亮的玻璃窗视为逃跑的出口。可是,苍蝇看不见玻璃,所以它们常常是一头撞在玻璃上。不光是苍蝇,其他被捉进房间里来的蝴蝶、蜻蜓也都一样,它们在玻璃窗上撞来撞去,心里肯定纳闷儿:“怎么就出不去呢?” 黑蝇夜间总喜欢呆在灯罩上,这是因为黑蝇喜欢亮光。我们称这种特性为趋光性。在那些白天睡觉夜间活动的昆虫中,有不少具有很强的趋光性。如蛾子和独角仙等。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既然有趋光性昆虫,也就有专门喜欢躲在暗处...